首頁>教育>教育·資訊
尋找教育人的“詩和遠方”
中國教育學會新課程“領航計劃”福建省2022培訓小記
本報記者 張惠娟
8月的廈門,蜿蜒曲折的海岸線上,人們吹著海風,盡享度假的愜意。而在面向大海的廈門國家會計學院,聚集在此的教育人則沉浸在一場場密集的思想風暴中。他們通過專家報告、小組學習、研討、觀點分享、導師點評等環(huán)節(jié),學習領會新課程改革的最新精神,也為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充電賦能。
課程改革關乎政治方向,關乎育人質量。今年3月,教育部發(fā)布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6個課程標準,并將于新學期正式實施。一線教育人如何進一步深刻領會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主旨與意圖,進一步全面把握新課程的核心要義與核心要求,從而提升新課程環(huán)境下的教學能力與教研能力?落實好這一切的關鍵,就是學習。
教育發(fā)展沒有旁觀者,每個人都是改革推進中的一分子。有一個好老師,就能帶出一批好學生;有一個好校長,就能成就一所好學校;有一個好局長,就有一方好教育。8月2日-10日,中國教育學會和福建省教育廳合作舉辦新課程“領航計劃”福建省2022年集中培訓,前來學習的骨干教師、教研員、校長、局長們,或同研制國家課程標準的專家交流對新課程的理解和認識,或同全國編寫教材的專家探討教學實踐中的問題與對策,并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同行交流探討新課程教學中的新理念、新思考……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幾天專家講座的信息量太大了,開闊了我的視野。”來自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實驗幼兒園的陳舒芳說。
“基礎教育階段的老師每天和孩子打交道,但我們真地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嗎?”8月5日,北京師范大學邊玉芳教授《讀懂學生》的專題報告讓陳舒芳印象深刻。她在筆記中寫道,作為一個新課改背景下的老師,我們應具備老師和孩子的雙重身份,既要站在教育的高位去引領孩子,也要站在孩子的視角來看教育。她表示,幾天來,自己認真聆聽每一場專家講座,積極參與每一場討論,學習筆記也密密麻麻地記滿了一整個筆記本。
“當我們對教育教學工作能做到運籌帷幄時,我們就能夠看到教師的‘詩和遠方’了?!痹诮Y業(yè)式的總結分享會上,陳舒芳代表學前教育組分享了她的學習收獲。陳舒芳坦陳,當“擺爛”這個詞莫名其妙地在職場傳開的時候,她也有過隨波逐流的想法,而這次密集的培訓則讓她徹底頓悟,“我們是教育改革的一線推動者和實踐者,我們必須快速適應改變,才能更好地將新課改精神在一線落地?!标愂娣颊f。
“在當今時代,貌似人人都懂教育,都樂于評價教育,我相信這是時代的進步。但是反過來,作為專業(yè)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如果隨便就被干擾的話,我覺得這可能是我們的退步。作為教育人,我們在心態(tài)上一定要更加有底氣、有力量,在業(yè)務上,要更加堅定、更加專業(yè)?!眮碜愿=ㄊ「G迨袨I江小學教育集團的林秀英在小學組總結會上的分享,贏得大家的共鳴。
8月2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副司長黃小華在為全體學員所作的《新時代全面加強中小學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走向》專題報告中介紹了教師隊伍建設所取得的歷史新成就,也傳達了新時代國家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新要求。這讓林秀英更加堅定了對教育改革的信心。她在總結分享中說,這次專業(yè)的研修之旅,從政策導向到理念更新再到經(jīng)驗引入,內容多元、全面,讓她對教師這個職業(yè)的專業(yè)化以及自身成長都有了許多體悟。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如果一個人的頭上缺少一顆指路明星──理想,那他的生活將會是醉生夢死的。我會去教好每一個學生,不負彼此師生一場的美好相遇。”來自福建省寧德市福安扆山中學的物理教師林橋斌談及研修收獲時表示,這次研修啟迪了他的心靈,喚醒了他塵封多年的教育夢。讓林橋斌記憶深刻的是,開課的第一天黃小華副司長為老師們解讀的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走向,讓他再次明確地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對教育的重視,也讓他明白,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需要的不僅僅是教書匠,而是高素質、專業(yè)化、創(chuàng)新型的教師。
“教育局局長,是集行政管理和專業(yè)管理為一體的管理者,是黨和國家教育事業(yè)的中堅力量,也是一個地方區(qū)域教育的領路人,必須具備過硬的政治素養(yǎng)和與時俱進的專業(yè)化能力,才能適應新時代的教育改革。”在市、縣教育局局長業(yè)務能力提升培訓總結會上,來自福建省漳州市常山華僑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教育局的張建洲局長如是說。作為從教學一線一路走來的局長,張建洲深知學校一線發(fā)展的艱辛。通過這幾天的學習,他深刻感知到身上的使命和責任更加艱巨。
作為教育局的一把手,局長們每天都很忙,能有這樣的集中學習培訓機會,張建洲很是珍惜。早上他和其他局長們一起參加論壇,中午休息時復盤學習心得,“如何才能將局長做得更好?我想,關鍵在于有沒有教育情懷、責任和激情,有沒有一顆從容淡定的心,以及能不能尊重和敬畏教育的專業(yè)性,有沒有勇氣以智慧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捍衛(wèi)教育的本質……”
“我是一名新兵,來到教育局局長這個崗位才8個月。這8個月的崗位感受,很累,也很難,但收獲也很多,我內心很熱愛、珍惜。”來自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qū)教育局的陳于涵局長感性地分享了他幾個月的局長心路。作為局長戰(zhàn)線中的一名“新兵”,他通過一場場的講座報告,尋求優(yōu)秀局長的發(fā)展之路?!胺党毯?,我會將此次培訓中領會到的好理念、好方法融入地區(qū)教育發(fā)展之中。”陳于涵說。
“教育是一門科學,有自身的規(guī)律,不是誰都可以來教的?!睆B門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教育局局長陳珍聽完老師們的分享,意味深長地說,“社會上一些教育亂象也暴露出人們對教育規(guī)律的無視和漠視。國家對基礎教育改革賦予重任和期待。一人奔跑,不如大家一起來奔跑。但我們不能盲目地跑,要帶著夢想去奔跑?!?/p>
“目前區(qū)域教育發(fā)展最重要的一個任務,是推進區(qū)域教育高質量發(fā)展。這次前來參加培訓的局長既有近10年的老局長,也有剛上任幾個月的新局長。通過研修培訓,相信老局長會有新的感悟,新局長也會有更加全面的理解,這都利于促進教育局局長的管理能力和業(yè)務水平的提升?!甭犕昃珠L們的分享,新課程“領航計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教育學會會長朱衛(wèi)國希望局長們要有大視野、大智慧、大情懷,通過不斷地充電學習,為更好地推進區(qū)域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積極貢獻力量。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