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馬敏:大學要頂“天”,更要立“地”

2016年07月27日 09:03 | 作者:陳亞聰 | 來源:人民政協(xié)網(wǎng)
分享到: 

服務社會應有“持續(xù)性”

“大學的精力有限,我們一定要把服務的‘點’選好,把工作做扎實。這個服務不能只簽協(xié)議,要具體項目化。每次選好點,就扎進去,做好了第一步,還應有下一步,一定要持續(xù)化?!?/p>

四川涼山也是華中師大服務的對象。去涼山調研時,馬敏發(fā)現(xiàn)當?shù)睾芏嗳酥v彝語,雖然老師也教普通話,但孩子常常不明白意思,更別提與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看到此,馬敏組織學校老師、學生開發(fā)雙語教學系統(tǒng),并選擇3個試點推廣雙語教學。通過這套系統(tǒng),兩種語言可以自由轉換。如輸入“立交橋”,一點就可以翻譯成彝語,而且配有圖片,孩子一看就明白了。去年教師節(jié),馬敏跟隨全國政協(xié)教科文衛(wèi)體委員會來到?jīng)錾轿繂柦處?。“老師們見我就說,這套系統(tǒng)太好用了,之前一些名詞,老師用彝語解釋半天,孩子也不懂?,F(xiàn)在,‘一點’就好?!?/p>

這次慰問,華中師大還為當?shù)鼐栀浟穗p軌課堂教學系統(tǒng),幫助這里的師生實現(xiàn)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愿望。當孩子們在網(wǎng)上一會兒看到來自大城市的老師在電子屏上彈奏鋼琴,一會兒又看到同鎮(zhèn)另一所學校的小伙伴也在進行異地分享時,既驚訝又興奮??粗⒆友劬镒孕?、幸福的目光,馬敏對未來要做的事越發(fā)堅定。后來,他又邀請了100多名冕寧中小學老師來學校和實驗區(qū)實地培訓,讓他們更加直觀地了解何為信息化、如何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

也正是這次慰問,馬敏認識了涼山州政協(xié)主席鄧顯祥。后來,鄧顯祥主席更是親自帶領涼山州的政協(xié)委員們來華中師大進行培訓?!拔蚁胛覀儜摪颜f(xié)干部和委員送到名校培訓,名師們的講課肯定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震撼,從而促使其觀念轉變、思想提升。”沒想到這樣一個突然萌發(fā)的念頭,最后真正得以實現(xiàn)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我們專門為涼山州政協(xié)舉辦了兩期培訓班,一共有兩百多個學員,全是政協(xié)骨干,包括主席、副主席,而且這里面很多是地方的一把手,或主管教育的領導。”馬敏說,培訓期間,他們帶大家去名校和武漢開發(fā)區(qū)參觀,并請來很多知名專家講課,不止講教育、扶貧,也講如何當好政協(xié)委員,如何當好干部,如何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結課儀式上,鄧顯祥說:“太震撼了。我們民族地區(qū),最落后的是觀念。到了這里,我們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發(fā)達,也知道了怎樣才能把一個地方發(fā)展起來,關鍵我們觀念要開放、要創(chuàng)新?!焙髞恚芏鄟韰⒓舆^培訓的政協(xié)委員和一線教師給馬敏寫信,說自己收獲特別大,并在信中寫了自己今后的工作思路?!翱?,這就達到目的了?!瘪R敏說,干部的理念變了、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扶貧才能真正扶到點子上,這就是所謂的“扶智”,畢竟一個好領導,帶動一個地區(qū);一個好校長帶動一所學校。

“接下來,我們準備再到?jīng)錾饺?,全面推廣教育信息化,在那些沒有寬帶的地方,還會與企業(yè)合作利用衛(wèi)星轉播的方式來解決信息傳播難題。同時,我們還要選派干部到?jīng)錾綊炻?,用先進的理念、技術實地帶動大家做好扶貧工作。接著,還要在那兒辦附中,直接把最好的校長和老師派過去,利用優(yōu)質教育資源帶動當?shù)亟逃|量的提升……”馬敏及團隊說到也做到了。7月22日,馬敏與校長楊宗凱帶隊再次到?jīng)錾?,與當?shù)睾炇鹆诵5貞?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并策劃、組織學術研討會,探討如何助推涼山發(fā)展及高校在其中應發(fā)揮的作用。除此之外,華中師范大學冕寧附屬中學也正式開工。對此,全國政協(xié)教科文衛(wèi)體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長李衛(wèi)紅評價道:“教育信息化在扶貧攻堅中大有可為,華中師范大學對涼山教育的支持非常精準、富有實效?!?/p>

“一所好的大學,不能只關注自己的發(fā)展,還要起到引領和導向的作用?!痹诜丈鐣穆飞?,馬敏希望學校不要好高騖遠,只要將每一步走好、每件事做好,自然會看到成效。

記者手記

不忘“初心”

“在人生每個階段,做最好的自己。”這是馬敏督促自己的座右銘,也是他給學生的寄語。

回看之前60年的經(jīng)歷,他無不是在踐行這句話:做學生時,就好好學習;做知青呢,就好好種地;后來,當工人,就擰緊每一顆螺絲釘,當一個稱職的工人;到了大學,又繼續(xù)好好讀書,認真做一個好學生、好的教書匠、一名稱職的學?!按蠹议L”。當問及何為“稱職”,他想了想說了句很平常的話:“以生為本,以師為先,兢兢業(yè)業(yè)辦學,老老實實做人?!?/p>

是的,一句很平常的話,平常到幾乎每一位校長都會說。可是說起來簡單的話,做起來并不容易,尤其是在一所幾萬人的大學談“以生為本”?!拔姨岢耸畮啄?,如今,我們做到了?!瘪R敏說,學校各個部門每做一個決定,都會想是否方便了學生,是否能幫助學生成長。如學校建起了學生事務大廳,學生大學期間所有事務都可以在這一間“房子”里完成,“真心實意地為學生服好務,絕不給學生添麻煩”。

“‘以生為本’的前提是跟學生搞好關系,解他們之急、之需?!睘榧皶r了解學生需求,馬敏和校長一起搞“校長午餐會”,只要在學校,平均兩周就邀請幾名學生來一起吃午飯,邊吃邊聊。因為是全校報名,隨機篩選,“中獎”的學生可謂是萬里挑一。每次吃飯前,被選中的學生都會跑到其他宿舍、班級詢問大家的問題、困難,然后有準備地來跟校長們“談判”。“提出問題前,他們總會說,我們是代表很多學生來提建議的?!绷钠疬@些小細節(jié),馬敏臉上滿是掩藏不住的笑容,他說自己看到了學生的責任感、獨立和平等的意識、敢于表達的勇氣,“這不就是我們一直希望的嗎?”

此外,馬敏和校長每學期還會和學生進行兩三次網(wǎng)聊,所有學生都可以在網(wǎng)上提問。有的學生甚至可以通過信箱或秘書等直接來找馬敏,無論是題詞還是參加社團活動,抑或是私人聊天,只要學生有要求,他向來是隨時見。就算是在開會,他也會特意告訴學生:你們稍等一下,我開完會馬上來?!皩W生在我這兒,從沒吃過閉門羹。所以,他們也愿意跟我聊?!?/p>

在馬敏看來,學生這種主人翁意識要尊重。因此,哪怕再忙,他都會聯(lián)系相關職能部門馬上回應:問題要怎么解決,解決不了,那就講清楚為什么,以后怎么辦……有次,有學生代表同學們來跟馬敏“談判”:太熱了,別的學校裝空調了,咱們?yōu)樯稕]有?“學校已經(jīng)準備裝了,但電容量不夠?!苯忉屚昕陀^原因,馬敏又跟學生代表商量,要不把體育館開放給大家住,那里有空調,“你們看這樣可以嗎”?學生們想了想,點頭同意。就這樣,最熱的兩個星期,學生們就跑到體育館住,而這也成了學校一道獨特的風景。

“以生為本”就是唯學生是從嗎?“不是?!痹谶@個問題上,馬敏有自己的原則。他記得有一年,一些少數(shù)民族學生找來,說畢業(yè)考試英語太難,大家很多都過不了,根本畢不了業(yè)。怎么辦?放水讓大家畢業(yè)?“為學生好不是無原則降低標準?!瘪R敏組織老師給這批學生專門輔導,之后又重新命題、組織考試。后來,學生歡歡喜喜來找馬敏:“馬書記,我們都畢業(yè)了!”

除了幫學生解決問題的習慣,馬敏還有個堅持了11年的習慣:每年9月份,他這位“家長”都要跟四五千名新生坐下來聊聊,講“開學第一課”。沒有空洞的大道理,沒有生硬的訓誡,面對一張張迷茫的臉,他就笑著,跟大家講講自己的經(jīng)歷,聊聊進入大學如何實現(xiàn)角色轉變,再聽聽大家的困惑。有人統(tǒng)計,有一年,一個半小時的“課堂”,學生自發(fā)鼓掌90多次。最近,馬敏到廣東參加華中師大的校友會,好多學生要求跟他合影,“馬書記,您的第一課對我們影響太大了,至今記憶猶新?!?/p>

盡管沒系統(tǒng)學過如何當校長或黨委書記,但做過老師的馬敏堅信,教育的精髓不變:愛學生,真奉獻,以心換心。而他,也懷著這樣一顆“初心”,在“稱職”的路上一步步走著。(陳亞聰)

編輯:邢賀揚

1 2

關鍵詞:馬敏 全國政協(xié)委員 服務社會 精準扶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