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面孔 面孔
王抒祥委員立“軍令狀”:讓最后20多萬人用上電
新華網(wǎng)北京3月6日電(記者余曉潔、白瀛)“昨天聽了總理的報告,壓力很大。”全國政協(xié)委員、四川省電力公司總經(jīng)理王抒祥6日在分組討論會上直言。
他的“壓力”,來自報告提出的要求——“力爭讓最后20多萬無電人口都能用上電。”
王抒祥介紹說,這最后20多萬無電人口中有18萬在四川,約2萬在西藏。
“事實上,近兩年為了解決川藏無電人口用電問題,我們下了大力氣。為西藏的通電花了200億元,主要投用在有川藏電力聯(lián)網(wǎng)工程上。”
?。玻埃保茨辏?jīng)過8個月的努力,國家電網(wǎng)公司等40多家參建單位、2萬余名建設者,戰(zhàn)勝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缺氧等艱難險阻,提前半年建成了川藏電力聯(lián)網(wǎng)工程并投入使用,創(chuàng)造了世界高海拔地區(qū)電網(wǎng)建設“零死亡、零傷殘、零缺陷”的新紀錄。
“在西藏,解決一戶用電的花費,是內(nèi)地的百倍。首先是物資運輸非常困難。全國各地的物資運到成都,再用火車運到大理、麗江,再用汽車運到318國道。電線桿不能走318國道,只能偏離318國道,用拖拉機運,拖拉機也開不了的地方就用牦牛拉上去。全程1500公里線路上,我們建了1100條索道,平均長度1公里,直上直下。”王抒祥說。
“雖然困難很多,壓力很大,但是我立下軍令狀,為了老百姓能用上電,再難也要完成任務。”王抒祥表示。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全國兩會 兩會 王抒祥 川藏 無電人口用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