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銳評
女教授剃光頭講解大腦結構不值得點贊
原標題:張洪泉:女教授剃光頭講解大腦結構不值得點贊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腦神經學系教授南希.坎韋施可能是最酷的大學老師。她為了讓學生了解大腦的各功能區(qū),竟在課堂上霸氣地剪去頭發(fā),頂著大光頭在上面畫畫教學,“身教大于言傳”的霸氣舉動帶給學生印象深刻的一堂課。(中國網4月22日)
女教授為了讓課程生動,居然當場剃光頭,這實在是讓人沒有想到,麻省理工學校的治學精神可見一斑。很多人認為這“讓同學更容易了解大腦結構”,我看未必,畢竟只是看了一個大腦的外殼,里面的構造尚需用模型來觀看。這樣做只是讓同學增加了印象而已,無法想象更多的益處。
“身教大于言傳”,很多時候聽起來是對的,但未必全是如此。按坎韋施教授的做法,其他老師也應該“身教”,釀醋專業(yè)的,需喝醋;釀酒專業(yè)的,要飲酒;講機械制造的,可親自操控機床;而講青少年性生活的女教授就犯難了,總不能拉出個男生當堂示范吧。
其實,讓學生感同身受、增強記憶,老師“身教”未必都用極端方式。記得我初中英語課本上有一個故事,一個教授,把食指放進裝著尿的杯子,然后把中指放進嘴里,要求學生們照做。學生們沒仔細觀察到教授的手指變化,以為眼見的東西怎么會有錯,于是紛紛用食指點尿就把食指放進嘴里。這樣的教法,顯然比坎韋施教授的授課藝術更高一籌,并更容易為學生認可接受。
坎韋施教授剃光頭講解大腦結構,按現(xiàn)在流行的說法,就是一種行為藝術。初衷肯定是好的,但不值得刻意模仿。作為一個老師,可以學習麻省理工學院的治學精神,絕對不能拘泥某個行為,這才是我寫本文的想要說的。
編輯:水靈
關鍵詞:教授 大腦 剃光頭 講解 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