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盛會:討薪靠“怒斥”不如靠機制
這兩天,一段河北張家口蔚縣信訪局局長“怒斥”企業(yè)負責人,為農民工討薪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這位信訪局局長以自己的“怒斥”贏得了網友的點贊,也彰顯了黨的干部為人民擔當的勇氣。不過,我們在欣喜之余,也應對此進行反思。近年來,國家對農民工工資清欠治理的力度越來越大,有效保障了付出辛勞和汗水的農民工按時拿到應得的報酬。然而“重拳”治理之下,為何欠薪問題仍屢禁不止?一些地方邊清欠邊拖欠,還舊債欠新債,乃至于還得少欠得多。
“討薪難”成為頑疾,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源頭治理薄弱,包括項目的不規(guī)范轉包、勞務合同簽訂率不高,以及對“欠薪”者懲罰力度不夠;二是在現行保障機制下,農民工維權程序復雜、成本較高、過程較長,依法討薪“耗不起”。
面對這些問題,一方面應探索構建農民工工資保障機制,比如要求企業(yè)按照一定的比例繳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專門用于發(fā)放拖欠的農民工工資,并嚴格企業(yè)資質管理,消除轉包帶來的欠薪隱患。另一方面,需從制度化舉措切入,形成多部門介入的合力,嚴懲惡意欠薪行為,尤其是對嚴重違法失信的企業(yè),要將其列入“黑名單”,依法向社會公布,在市場準入、招投標資格、新開工項目施工許可等方面,進行嚴格的實質性限制,形成有力震懾。同時,在“惡意欠薪罪”已經入刑的當下,行政執(zhí)法要更加主動,監(jiān)察執(zhí)法與法律援助聯動要更加通暢,要協調司法、工會等部門落實法律援助制度,為有需求的農民工主動及時地提供法律援助服務,開辟維權“綠色通道”。唯如此,農民工欠薪“頑疾”才有望治愈。
對農民工欠薪問題,我們必須帶著感情去正視解決,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個農民工大國里,蹚出一條更從容、更安全、更正義的權益守護之路,讓他們能夠帶著笑容、帶著尊嚴,播種希望、走向明天。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農民工 討薪 怒斥 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