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要聞 精準要聞

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絕不讓貧困地區(qū)因交通而掉隊

2019年07月16日 15:27 | 來源:福建日報
分享到: 

本報訊 (記者 肖榕 通訊員 陳妍潔) 近年來,我省在實現(xiàn)“村村通水泥路”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建制村通客車,全省建制村通客車率已達98.3%。然而,少數(shù)村子受地理條件限制、居民較少、出行分散等原因影響,仍未通客車。

如何啃下這塊“硬骨頭”,兌現(xiàn)“小康路上絕不讓任何一個貧困地區(qū)因交通而掉隊”的承諾?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交通運輸廳成立多個調研組深入基層一線全面摸排轄區(qū)建制村通客車情況。經(jīng)過調研摸排,了解到目前全省還有238個建制村未通客車。其中,129個建制村的通村公路因安保設施或錯車道不完善等原因暫不具備通客車條件;109個建制村公路已基本具備通車條件但須由縣政府牽頭,公安、應急、交通等部門聯(lián)合,對通行條件進行核定。其中一些建制村還因為客源少、線路長、路況差等實際困難,通客車成本極高,農村客運難以實現(xiàn)市場化、常態(tài)化運行。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脫貧攻堅要‘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建制村通客車是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zhàn)的兜底性要求,也要對癥下藥、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省交通運輸廳在前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按照“一村一策”的工作思路,深入實施建制村通客車攻堅行動。

對安全通行條件不足的,通過完善安保設施或增設錯車道,在建制村達到通行條件后盡快通車;對持續(xù)運營條件不足的,集聚出行需求,采取線路延伸、區(qū)域運營、預約響應等方式實現(xiàn)通客車;對于運營確有困難、預約響應通車的建制村,有序推行農村客運5座車通村,從而降低運營成本,確保農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

當前,省級交通運輸部門已迅速行動起來,選擇寧德市作為我省建制村通客車試點設區(qū)市,根據(jù)試點情況及時總結提升試點經(jīng)驗,向全省推廣。并根據(jù)調研情況測算資金缺口,研究確定政策補助依據(jù)、道路通行保障、車輛車型選擇等相關要素。

“我們將堅守人民交通為人民的初心,把開展主題教育同建制村通客車攻堅行動相結合,到明年春節(jié)前實現(xiàn)全省99.5%以上的建制村通客車,以實際工作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編輯:曾珂

關鍵詞:絕不讓貧困地區(qū)因交通而掉隊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