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患者中流傳的一張神秘卡片

2018年10月17日 10:20 | 作者:郝雪 | 來源:人民政協(xié)網(wǎng)
分享到: 

“沒人能堅持下來,只有他一次不落。”在同事眼里,姚樹坤業(yè)務精良、為人耿直、做事嚴謹執(zhí)著,“自打他來到中日友好醫(yī)院,每周固定的時間給研究生講科研思路、臨床思維,雷打不動?!惫⒅眹乐?shù)囊υ洪L令人欽佩,而他對患者的溫情卻又贏得眾多“粉絲”的心。

問診桌前的姚樹坤,腰板挺得筆直,都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姚樹坤除去必需的行政事務外,他在中日友好醫(yī)院扎下了根,鉆研業(yè)務、攻克疑難雜癥、指導科室青年醫(yī)生、帶學生、搞科研,夜以繼日地忙碌著。走馬燈般來往的患者幾乎都成了“老姚的粉絲”,“跟定了他,哪都不去,直到恢復健康”,而患者心目中的“英雄”也確實沒讓他們失望。

“比3個月前瘦多了!”

“這不是瘦,是聽了姚大夫的話,停止了激素類用藥,改用中醫(yī)藥治療,合理安排飲食調整生活習慣的結果?!?/p>

“是不是他也給了你一張寫著溫馨提示的健康卡片,上邊寫著生活習慣及合理膳食安排的注意事項?”

“我嚴格按著上邊說的做,再不嚴格要求自己命就沒啦?!?/p>

候診區(qū)內,病友間的談話透露出姚醫(yī)生看病的嚴謹,而那些追求康復的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第一次來找姚主任看病,均被斯文而又不容置疑地告知:“找我治病必須聽我的,想要恢復健康,要嚴格按我的要求做?!?/p>

病人臉上的疑惑之情尚未消失,他們很快就發(fā)現(xiàn),這位嚴謹?shù)囊︶t(yī)生不是輕描淡寫地體檢查體,也不是將所有一切都交給機器去掃描,更不是簡單的“望觸叩聽”,而是耐心細致地如老朋友般親切地與自己拉起了家常,從工作性質、生活環(huán)境、生活方式、飲食起居都一一了解透徹,對癥下藥后,出示一張名片大小的卡片,并叮囑“嚴格按這上邊的要求做,三個月后有望恢復健康?!?/p>

這是一張名片大小的淡綠色卡片,淺紫色的點線溫馨淡雅,正面寫著健康生活方式“四要素”,背面寫著“飲食調整溫馨提示”,這就是在患者中間流傳的神秘卡片,姚樹坤說:“別小看這薄薄的一張小卡片,這可是‘健康寶典’,它能讓你不得病、有病也能恢復健康。”

卡片上“飲食清淡、盡量不吃肉食、禽蛋”這樣的提示,似乎讓習慣了富裕生活的現(xiàn)代人有些不適。曾幾何時,國人的餐桌上還是清湯寡水、粗茶淡飯,改革開放這40年,春風勁吹,萬物生長,經(jīng)濟繁榮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首先改變的就是餐桌飲食,長期不聞葷腥味的國人,兜里有錢心里不慌,雞鴨魚肉成為家常便飯。

“改革開放前,物資短缺時期,老百姓吃的都是五谷雜糧,那時候的病跟現(xiàn)在完全不一樣,病人也很少,改革開放后,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老百姓對于健康的關注度也空前高漲,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擺在眼前——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等慢性病患病率快速攀升,導致冠心病、心梗、腦血管病、腦梗等疾病大增,最終危及生命”,姚樹坤聲音低沉而又堅定:“這些慢性病跟營養(yǎng)過剩、飲食結構的改變有直接關系”。

40年前,冀中平原衡水地區(qū)一個1800多口人的大村莊,人們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年輕的赤腳醫(yī)生姚樹坤碰到了第一個也是全村唯一一個糖尿病患者。

姚樹坤說,那時全國糖尿病患病率僅為2‰,從醫(yī)的前20多年沒有碰到一例痛風病,當時醫(yī)療界流行一種說法,50歲以下的人發(fā)現(xiàn)血壓高一定要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醫(yī)生會考慮是否為腎臟病、內分泌病如甲亢等疾病引起的高血壓,“現(xiàn)代人得的這種高血壓病那時幾乎沒有”,而最近這十幾年,幾乎天天都能看到高尿酸癥病人,高血壓患者更是翻了許多倍。

姚樹坤說,30年前,餐桌上是五谷雜糧,30年后,大米白面,肉蛋奶,雞鴨魚肉應有盡有;30年前,90%的人都參加體力勞動,現(xiàn)在90%的人基本沒有體力勞動;人們的飲食結構、生活方式都發(fā)生了顛覆性改變,且整天坐在辦公室內運動量少,吃得太好,熱量消耗低,營養(yǎng)過剩導致體重超重、肥胖者眾多,亞洲人的肥胖往往是腹型肥胖,更容易得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慢性病?!跋胍】担桶凑湛ㄆ系臏剀疤崾緦嵭邪?,相信科學飲食,適度運動,減少營養(yǎng)攝入,控制體重,一定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即使是慢性病患者,在心、腎等重要臟器還沒有發(fā)生嚴重器質性病變時,都是可以逆轉的?!?/p>

編輯:趙彥

關鍵詞:患者 神秘卡片 姚樹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