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故宮珍瓷 一組驚艷的明代宜興窯

2017年10月30日 18:27 | 來源:中國文物網(wǎng)
分享到: 

宜興窯,在今江蘇宜興丁蜀鎮(zhèn),故名。燒瓷歷史悠久,秦漢時宜興地區(qū)陶窯密布;兩晉時在均山燒青瓷,唐初在歸徑等地大量燒制,至晚唐、五代成為南方民間著名青瓷窯;宋、元時期,丁蜀與西渚一帶大規(guī)模燒造日用陶和早期紫砂。

明清時成為當時的燒陶中心。澗眾村發(fā)現(xiàn)有唐代青瓷窯址。明代以紫砂器聞名于世,出現(xiàn)不少制紫砂壺名家,如供春;時大彬、李仲芳、陳仲美等,并仿燒宋代鈞窯器物,因有“宜鈞”之稱。

宜興窯仿鈞天藍釉蓮花式洗,明,高7.1cm,口徑19.3cm,足距10cm.

洗呈盛開的蓮花狀,底下承以三個乳凸小足。通體施天藍色釉,釉層乳濁不透明。

明代宜鈞陶器的釉色較豐富。此蓮花洗為純正的天藍色。

宜興窯仿古銅紋尊,明,高15.2cm,口徑15.2cm,足距15.4cm.

花囊撇口,粗長頸,短腹,圈足。頸部凸雕饕餮紋,頸兩側置對稱獸頭長鼻耳。紫砂胎,外罩乳濁的天青釉,釉汁肥厚。

花囊與花插用途相類,只是口部較花插粗大,可以容納數(shù)量更多的花枝,實用雅觀。

宜興窯仿鈞天藍釉方渣斗,明,高8cm,口邊長8.6cm,足邊長4.3cm.

渣斗呈方形。撇口,闊頸,鼓腹,圈足。通體內外及圈足內均施仿鈞天藍色釉,四面正中對稱位置有凸起弦紋,四角呈委角狀。

宜興窯桃式水注,明,通高11.9cm,腹徑12cm.

水注為橫臥桃形,一側以雕琢枝干為柄,另一側的桃尖處開注口。胎質灰白,胎薄體輕。通體施仿宋鈞窯天藍釉,灰藍色釉地中密布白色、橘黃色的斑點。釉層較厚,開片細密。無款識。

水注色調淡雅,造型設計巧妙,實用性與觀賞性相結合,別具匠心。

宜興窯明、清時期生產(chǎn)的仿鈞產(chǎn)品俗稱“宜鈞”。宜鈞胎有白色與褐色兩種,白胎用宜興白泥制成,褐色胎用宜興紫泥制成。釉色以天青、天藍等色居多,以灰藍釉最為名貴。

宜興窯塑貼蓮花紋梅瓶,明,高28.1cm,口徑4.9cm,底徑14.2cm.

瓶小盤口,短頸,溜肩,鼓腹,腹下收斂,近足處外撇,平底內凹。通體施月白色釉,釉質細膩而光潤,釉面開細碎片紋。腹部凸起蓮花紋。無款識。

宜興窯天藍釉鵝頸瓶,明,高24.5cm,口徑2.4cm,足徑7.6cm.

壺呈曲頸鳩首式,肩頸處凸起弦紋一道,扁球腹,圈足。曲頸中部有唇邊入水孔。深紫色砂泥,外罩純凈的天藍釉,釉汁勻凈,光亮宜人。

晚明時期宜興窯開創(chuàng)紫砂掛釉器,明人谷應泰《博物要覽》載:“近年新燒,皆宜興砂土為骨,釉水微似,制有佳者,但不耐用?!泵鞔司卜Q歐窯,《陶說》記載:“明時江南常州府宜興歐姓者造瓷器,曰歐窯?!边@件天藍釉鳩首壺造型優(yōu)雅,釉色純正,代表了明代宜均制作的最高水平,除清宮舊藏以外,未見有其他傳世品。


編輯:楊嵐

關鍵詞:明代宜興窯 故宮珍瓷 驚艷的明代宜興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