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大收藏家張伯駒 畢生精品捐故宮
縱觀古今中外,要想成為一個青史留名的大收藏家,必須要具備四個方面的條件,哪四個方面呢?一是文化,二是財富,三是情懷,四是機遇。這四點可以說缺一不可,下面我們主要圍繞這四個方面來分析一下張伯駒,按現(xiàn)在時髦的話說,就是看看這個收藏界的大V,到底是怎樣煉成的。
一直到去世前一天還在病床上給好友張大千寫詩
張伯駒聰明過人,讀書過目不忘。他8歲上私塾,9歲就能作詩,被私塾先生稱贊為神童,并認為稍加培養(yǎng),將來必成國家棟梁。光緒時期的進士、老翰林王新楨非常贊賞少年張伯駒的詩才,夸贊他:英年挺出,直欲過前人。若《從軍行》《天上謠》等作,激昂慷慨,魄力沈雄,有倚天拔地之慨。——王新楨《麗澤社諸家詩·序》
雖然,張伯駒的這些詩作沒能流傳下來,但王新楨的這段評語至少從側(cè)面向我們證明了少年張伯駒在詩詞創(chuàng)作上的潛能。
辛亥革命這一年,14歲的張伯駒又進入新學(xué)書院接受新式教育,他除了學(xué)習(xí)國文、數(shù)學(xué)等一些規(guī)定課程外,還熟讀了《楚辭》《宋元名家詩》。20歲后又通讀《二十四史》《資治通鑒》,一本《古文觀止》更是倒背如流,這為他一生愛好詩詞、古文、文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少年張伯駒得到了極好的國學(xué)教育,他9歲能詩,人稱神童。尤其是在詩詞創(chuàng)作上,張伯駒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曾概括總結(jié)自己的詩詞創(chuàng)作心得,張伯駒說:寫詞不過是心靈之所托,隨其自然,有感而發(fā),與天地為友,以風(fēng)月為家。
張伯駒文思敏捷,典章制度爛熟于心,不論出游還是茶余飯后,詩詞佳作往往是脫口而出。他的詩詞題材廣泛,無論交友唱酬、感懷人生、憂國憂民,還是春花秋月,都能用詩詞表達出來,而且妙趣天成,情深意篤。
張伯駒9歲開始寫詩,一直到去世前一天,他躺在病床上,還給遠在臺灣的好友、著名畫家張大千寫詩、填詞各一首,他在詩中寫道:別后瞬經(jīng)四十年,滄波急注換桑田。畫圖??唇胶?,風(fēng)物空過歲月圓。一病翻知思往事,余情未可了前緣。還期早息鬩墻夢,莫負人生大自然。
張伯駒詩詞創(chuàng)作時間延續(xù)70余年不間斷,一生寫詩填詞數(shù)千首,數(shù)量之多之大,均屬罕見。他著有《叢碧詞》《春游詞》《秦游詞》《霧中詞》《無名詞》《續(xù)斷詞》等詞集。張伯駒除了詩詞創(chuàng)作之外,還精于詩詞理論,早年就寫成了兩萬多字的《叢碧詞話》,還編著了《清詞選》等著作,這些書直到今天還依然被詩詞界看重。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大收藏家張伯駒 畢生精品捐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