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嚴衛(wèi):培育和諧“減負”的學校文化土壤

2017年06月22日 17:05 | 作者:嚴衛(wèi)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到: 

作者:系重慶市北碚區(qū)人民路小學校長 嚴衛(wèi)

t016038e0d48eaeb871

“減負”是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并非完全消除學業(yè)負擔。

不能以“唯兒童論”的思想開展學?!皽p負提質(zhì)”工作?!皽p負提質(zhì)”以學生為中心,但不是什么都以“兒童”為中心,而無教育原則地滿足其要求。

不能受社會浮躁思想的影響,功利性地“減負提質(zhì)”。

教育一定要遵循人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自身的規(guī)律,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教育的人文性、生命性和教育的可持續(xù)性。

當校長和教師用自己的智慧和行為準確而深入地詮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理解與支持學生新鮮的想法、創(chuàng)造性行為以及教師的教研活動,讓每一位學生在和諧校園里快樂、健康地成長,這樣的學校教育是符合規(guī)律的教育,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教育。我們用“和諧文化”來概括這樣的教育理想,并把“和諧管理、和諧教育”當作辦學理念。

一直以來,學校教育面臨著“減負”這一時代難題。我們嘗試著把“減負提質(zhì)”融入學校和諧文化,在這個過程中,校長、教師、家長等對“減負提質(zhì)”有了更理性而深刻的認識。

和諧文化與“減負提質(zhì)”的關系

在和諧文化中植入“減負提質(zhì)”的理念和做法,是可能的嗎?

我們發(fā)現(xiàn),學校和諧文化與“減負提質(zhì)”工作有許多結合點,比如,兩者均體現(xiàn)出對學校辦學思想深層次的思考;都體現(xiàn)出對教師、對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關注,既關注教師的教育思想與教育行為,也關注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關注如何提高學校教育質(zhì)量;關注由此而折射出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所存在的問題;更深遠地關注了學校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和諧文化有利于“減負提質(zhì)”工作深入開展,而“減負提質(zhì)”的有效落實能進一步豐富學校的和諧文化。

和諧文化是一種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文化,它著眼于學生未來發(fā)展,觀照著學校教育的前瞻性和未來性。首先,學?!皽p負提質(zhì)”應結合基礎教育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水平而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措施不能滯后,也不能脫離實際地拔高。其次,學生作為發(fā)展中的“人”,在成長過程中體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來自學生年齡、認知、身體發(fā)育、家庭教育、個性發(fā)展等多種因素。學生現(xiàn)在呈現(xiàn)出的差異,并不代表未來的發(fā)展差異。教育工作者不能硬性“一刀切”地要求學生,應包容學生的差異性體現(xiàn),注重因材施教的有效落實。再其次,加強中小學教育工作的有效銜接,也必將使“減負提質(zhì)”工作更具教育內(nèi)涵地落到實處。

探尋“減負提質(zhì)”的途徑

實踐中,我們借助學校和諧文化與“減負提質(zhì)”工作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探尋良好途徑,深入落實“減負提質(zhì)”工作。

在學校和諧文化的浸潤中,進一步樹立先進的教育思想

思想指導行為。我們注重教師作為人的發(fā)展,給予教師成長中的關愛,讓教師把親身體驗到的幸福情感通過自己的教育行為傳遞給學生。結合“減負提質(zhì)”工作,不斷思考自己的辛勤付出與學生學習負擔“度”的關系,改進、完善教育方法。同時,還注重引導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探索“減負提質(zhì)”的良好途徑,有效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此外,堅持開展以樹立先進教育思想為專題的理論學習;不斷派出教師到高等學府進行系統(tǒng)的教育理論學習,同時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減負提質(zhì)”相關制度等“剛性”要求的落實,使“減負提質(zhì)”觀念深入到教師思想認識的源頭。

編輯:位林惠

1 2

關鍵詞:減負 學生 作業(yè) 學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