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97歲臺灣老兵四川尋親 惟愿有生之年再踏故土

2017年04月11日 09:15 | 作者:羅敏 | 來源:成都商報
分享到: 

成都商報記者趕到白米鎮(zhèn)街村,向一位老人打聽白米洞,老人說當?shù)厝硕贾腊酌锥础T诶相l(xiāng)的指引下,成都商報記者在現(xiàn)白米鎮(zhèn)政府宿舍樓下,發(fā)現(xiàn)一個巨大的山洞,里面擺滿桌椅,像是一家火鍋店。山洞前高后低,足有150余平方米。在山洞里經(jīng)營火鍋的曾德明,恰好是70歲的白米本地人。曾德明告訴記者,白米鎮(zhèn)就是白米場,白米洞上方恰有古寺,后改為學校,再后建成了宿舍樓。“但是,附近沒有人姓胡,也沒聽說有人被抓壯丁去了臺灣?!?/p>

尋訪第2站

問路碾子山

曾德明對胡定遠的尋親舉動很好奇,通過成都商報記者的微信,曾德明與遠在臺灣的胡定遠視頻通話?!按_實是我們合江口音,應(yīng)該是當?shù)厝??!痹旅鞲鶕?jù)胡定遠提供的信息“碾子山”,突然想起他有個遠房嫂嫂姓胡,好像已90多歲,就在距離白米洞不遠的“碾子山”。在曾德明的帶領(lǐng)下,成都商報記者找到碾子山的胡志全。但89歲的胡志全通過視頻見過胡定遠后,明確表示不認識。

接連兩處沒有找到親人,電話那頭的胡定遠老人非常失望,情緒相當?shù)吐?,甚至抱住腦袋,作痛苦沉思狀。曾德明是個熱心人,聽說胡定遠是抗戰(zhàn)老兵,他決定和成都商報記者一起尋找老人的親屬。“說合江話,又知道白米場、白米洞、碾子山,應(yīng)該是這一帶人?!痹旅飨虍?shù)睾脦讉€年長的胡姓老人打聽,但所有人都搖頭表示不知道。

尋訪第3站

探訪太慈寺

就在線索快要中斷時,胡定遠老人突然想起他曾在一個叫太慈寺的地方居住過半年,“在白米到望龍之間的太慈寺,那里有尼姑?!痹旅餮矍耙涣粒壕嚯x白米鎮(zhèn)不遠,確有太慈寺,以前是很大一座廟宇。行車幾公里后,成都商報記者在合江縣望龍鎮(zhèn)一個叫太慈寺村的地方被曾德明叫停。可是一打聽太慈寺,當?shù)卮迕裣裾隋仯骸疤人略鐨Я耍F(xiàn)在只有太慈寺村。”

更讓人失望的是,當?shù)厥當?shù)位村民證實,當?shù)貨]有胡姓村民,也沒聽說有人在臺灣?!耙撬约憾加洸坏米≈?,肯定找不到了?!币晃焕先苏f。

“太慈寺雖然毀了,但是寺廟所在山體、地貌有沒有變化呢?”成都商報記者決定不放棄,去實地看一看,再通過視頻讓老人認一認。78歲的太慈寺村民李世容自告奮勇帶路,一路講解太慈寺風物典故。李世容問胡定遠記不記得寺里有口生鐵大鐘?胡定遠經(jīng)提醒,突然想起來了:大鐘就在太慈寺山門處,打開寺門對面就是點“天燈”的小山包。“燈桿山?這就對了?!崩钍廊菡f,太慈寺對面叫燈桿山,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都會點燈。

尋訪第4站

確認燈桿山

成都商報記者注意到,村民口中的太慈寺,就是一大一小兩個山頭,寺廟所在位置已蓋起五六座民房,對面“燈桿山”上也不見燈桿,只有一座小平房。 “這是太慈寺大門位置,這是石獅子位置,這座瓦房的屋基原來是寺廟大門和石梯,對面是燈桿山?!痹跀z像頭前,李世容比劃著向鏡頭那邊的胡定遠介紹太慈寺的風物,以期喚起老人的記憶。剛開始看到太慈寺舊址上建起的樓房時,胡定遠在鏡頭前痛苦地搖頭,好像這里并不是他少年記憶中的所在。

“慢一點,你再從電桿處照過去?!本驮诔啥忌虉笥浾邷蕚潢P(guān)掉攝像頭時,胡定遠突然精神一振,讓記者將手機攝像頭沿著太慈寺大鐘所在地旁邊的水泥電桿,往對面山頭移動?!皩α藢α?,就是這里,就是燈桿山,沒錯?!焙ㄟh說,年少時他們特別窮,有時候居無定所。因此,他曾在太慈寺生活半年,對這里的山形地貌印象非常深刻。

至此,成都商報記者一站站尋訪,并與老人視頻連線一處處確認,終于初步確認胡定遠曾在瀘州市合江縣望龍鎮(zhèn)生活過。

點擊進入下一頁

胡老的疑似侄兒李家由(右)和侄孫李幸福

疑似侄兒現(xiàn)身?今日將視頻確認

在尋訪白米洞、碾子山、太慈寺后,被繼子一家安排午休的胡定遠老人,實在無法入睡。他反復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我的大姐夫姓李,家住距離白米場不遠的石壩上,我就是從石壩上去趕場被捉走的?!?/p>

對此,當?shù)卮迕袢岳Щ蟛灰?,在白米?zhèn)附近,有兩個叫石壩上的小地方,但好像都沒聽說誰和臺灣老兵有關(guān)系。熱心村民找來當?shù)睾献遄V,也沒有找到線索。“姐夫家里當時家境還好,專門做冬粉賣?!焙ㄟh提供的賣冬粉信息,當?shù)厝艘膊幻魉?,“沒聽說石壩上李家賣過冬粉的。”

“那個老先生說他的姐夫,肯定是1949年前賣冬粉嘛,你們當然不曉得?!痹旅魍蝗徽f,“我聽說石壩上有家姓李的村民,老頭子曾賣過冬粉?!彪S后,曾德明帶著成都商報記者再度出發(fā),一路打聽,找到了跳登子石壩上。老支書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李光明的老母親姓胡,他有個七舅舅,九十多歲死的。67歲的李光明排行老九,但不在家,兒子李幸福對奶奶的姓氏一問三不知,爺爺叫啥名,他也不清楚。就在這時,李家長子李家由出現(xiàn)了。這位83歲的老人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他父親李奉先確實曾做過冬粉,母親胡方詳,聽說有個“幺舅”在小時候走失了。“我外公在太慈寺住過,有個‘幺姨’肚子被火燙傷過,沒結(jié)婚就死了。”

而在胡定遠老人提供的信息中,最獨特的就是他有個妹妹,比他小6歲,小時候由于烤火,在肚子上燙出傷疤?!斑@是一個非常隱私的信息,除了胡家親人,不可能有人知道?!崩罴矣烧J為胡定遠提供的信息就像“暗號”,與他家親人的情況高度吻合。但對于胡定遠可能就是自己失散77年的舅舅,李家由仍然不敢相信:“七八十年了,他還活著?”今日,成都商報記者將再赴李家,讓胡定遠和李家由一家視頻連線進一步確認。

特別預告

成都商報官方微博今日將對胡定遠老人“認親”進行視頻直播,邀請您一起見證川籍老兵跨越海峽的世紀尋親

編輯:秦云

01 02

關(guān)鍵詞:胡定遠 97歲臺灣老兵四川尋親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