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清代書法家汪濤書法四條屏
近日,筆者與酷愛古字畫收藏愛好者丁先生交談得知,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收藏到了一套流傳有序的書法四條屏。
該藏品共計158個字,字字用筆圓渾醇厚,結構似欹而正,極具變化跌宕之韻致,實為古今書法界不可多得的書法佳作之一,對研究清代書法及古徽州文化有著極高的價值。
丁先生說,該幅藏品系休寧第一大姓——汪姓族人家傳。由于年代久遠,裝裱綾緞已有少許破損,但條幅內膽不缺字,實屬難得。
四條屏均長150厘米,寬37厘米。內容為明代散文家、藏書家茅坤所編《史記鈔》第十冊《柳州文鈔引》片段:“昌黎之文,得諸古六藝及孟子、楊雄者為 多,而柳州則間出乎《國語》及《左氏春秋》諸家。其深醇渾厚或不如昌黎,而其勁悍泬寥抑亦千古曠音也。歐蘇二家之論不同:歐次情事甚曲,故其論多確而不嫌 於複;蘇氏兄弟,則本《戰(zhàn)國》縱橫之旨為文,故其論直而暢,更多疏宕逸遒之勢。歐譬如引江河之水,而穿林麓,灌澮畝;蘇譬如引江河之水,一瀉千里,湍者 縈,逝者注,杳不知其所至也。落款為:詩興仁兄先生正·雪山·汪濤?!?/p>
據文獻《休寧縣志》、《廣印人傳》記載,汪濤,字孟凌,又雪山、山來,號夢龍,人呼夢龍將軍,清初休寧城西人。其不僅儒學功底深厚,而且精于真、草、 隸、篆及各家書法。每摹一家,從不致雜入一筆。大則方丈,小則徑寸千言,無所不精,悉具其美。鐵筆之妙,包羅百家,前無古人。
據《清朝野史》卷十記載:汪濤少時隨其父至楚中(今湖南岳陽一帶)販米(當時的徽商非常有名,“無徽不成鎮(zhèn)”就是當時的最好寫照),逆游暇日,偶至一 寺,見衣冠者十余輩在佛殿前以沙聚地,成字徑丈,曰“岳陽樓”,卻屢聚屢散。雪山著見笑曰:“是以墨書也,何限于八法乃爾耶?”眾驚愕,因白之郡守,廷入 署煮墨一缸。只見雪山以碎布蘸墨,書于匾上,頃刻成。守嘆賞久之,因囑雪山落款于后,曰“海陽汪濤書”。后岳陽樓雖屢修,而此不能易也。
今日“岳陽樓”三個遒勁有力、剛柔相濟的金色大字牌匾,乃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詩人郭沫若先生題寫,這其中還有一個偉人禮讓的故事呢。上世紀六十年 代,岳陽樓重新修葺完畢,岳陽地方人士想請毛澤東主席題寫牌匾。毛主席謙虛地建議因為是文化名樓,還是由文化名人郭沫若先生來寫最合適。郭沫若接信后,感 到非常榮幸,當即提筆揮毫,寫下“岳陽樓”三字,但總感覺不滿意,又一連寫了十幾幅,一并寄給毛主席圈定。毛主席接信后一番對比,還是感覺信封上的“岳陽 樓”三字寫得最好,就用紅筆圈起,然后讓身邊工作人員寄往岳陽。這段美談又給今日的岳陽樓新添了一段千古佳話。
“岳陽樓”匾額的題寫,自清代以來,有史記載的有汪濤、程春海、蔣介石、何健、郭沫若等五人。據史料記載,其書法功底無人能敵,書法真跡市面上更是罕見。聽湖南朋友介紹,在“岳陽樓”博物館還珍藏有汪濤書法真跡。
休寧縣地方志主任汪順生說,從該書法四條屏書寫風格、落款、印鑒來看,應確定為清代休寧籍書法家汪濤真品。在休寧《地方志》等經史典籍中,許多都記載汪濤其人其事,但唯獨不見傳世作品。這幅書法四條屏,填補休寧清代書法文化的一處空白。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好的作品,不能束之高閣,更不能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今日提筆寫下收藏故事,希望更多的藏家分享這份喜悅,更多的藏友一睹她的“芳容”。
編輯:陳佳
關鍵詞:清代書法家 汪濤 書法四條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