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看清“娶老婆成本排行榜”背后的誤導

2015年12月01日 17:18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前段時間,一篇《中國十大城市娶老婆成本排行榜》火遍了全國,榜單中北京以208萬穩(wěn)居榜首,深圳緊隨其后,上海也毫無懸念地以200萬進入前三。于是,很多看完這篇文章的人都開始為自己多年的單身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老婆本不夠。

娶老婆需要付出成本200萬,而且在全國僅僅是第三,豈不嚇煞人也?而且,作為這些數(shù)據的結論,也充滿了悲慘和無奈:以男方家庭30萬的家產,男人年收入6萬計,男方傾家蕩產+男人不吃不喝工作28.5年=討一個上海中上條件的老婆的成本!爺爺奶奶結婚,要了半斗米,后來爸爸媽媽結婚,要了一頭豬,現(xiàn)在我們結婚,快要了父母半條命了。

那么,200萬有根據嗎?當然有,還有項目明細賬呢,其中僅僅一套90平方米的婚房就要187萬,加上裝修費15萬,兩筆賬就突破200萬了。而且我發(fā)現(xiàn),按照今天的市價,180萬根本買不到90平的房子,現(xiàn)在上海一般的房子均價都在3.5萬以上,僅僅是房子和裝修費就得350萬元以上。所以,這個賬單似乎還沒有算足呢。

問題在于,這個賬單合理嗎?比如說,一套婚房幾百萬的開支能夠算成結婚費用嗎?難道不結婚的人買房就不花錢?事實上,婚房不只是為了結婚的支出,更是置辦了需要奮斗一生,而且也是可供享受一生的重大財產,怎么可以算成是結婚支出?假如家里本來有房子,不是省下了幾百萬的開支?再說,結婚為什么一定要到新馬泰度蜜月?有的人婚假沒過,不是就上班了嗎?

其實,上網搜一搜,這個賬單早在2010年就出現(xiàn)了,以后每年都會稍微翻新,重新發(fā)布,其間對每桌酒水的價格都上調了,可房價卻還是2010年的價格,顯得太低了。同時,我們還會搜到另外的賬單,其中的一個說,“結婚成本40年翻萬倍:70年代百元如今需百萬”,通篇只用了一個典型事例,即武漢市民羅女士給記者算的一本賬:羅女士1971年結婚時,婆家就派了一輛自行車,請了一些親戚到家里坐坐,家里辦了三桌,總共花了不到百元。而現(xiàn)在輪到小兒子結婚時,情況就大為不同了。女方家首先就要了2000元的見面禮。接下來,婚紗照3000元、請婚慶公司5000元,陸陸續(xù)續(xù)全是錢,光鉆戒就接近2萬。蜜月旅行,媳婦想去巴厘島,兩個人又得1萬元。“我們算了一下,10萬元還不夠?!比绻由腺I新房的70萬和20萬的裝修家電費用,這個媳婦一共用了100萬才接進門?!斑@還不算買車,媳婦說婚后還想買一輛20萬左右的車。”由此比較得出結婚成本40年翻了萬倍的結論。

這個結論根本站不住腳。憑一家的數(shù)字就得出全社會的結論,是讓人難以相信的。而且這些賬目具有不同口徑,根本不具有可比性。比如,計算1971年的結婚費用,100元是指酒水等費用,現(xiàn)在100萬卻包括買新房的70萬、20萬的裝修家電費用;就是結婚費用的10萬,也還包括去巴厘島蜜月旅行。這樣的比較不能說明什么問題,更不要說1971年的100元,就其購買力而言,可能相當于現(xiàn)在的數(shù)千元。

現(xiàn)在的問題是,即使這些數(shù)據都是真實的,又能有什么意義?我們不否認,現(xiàn)在確實存在結婚費用過高的問題,但如果把婚房的問題排除,恐怕問題就不是那么突出了。那么難道我們的目的是呼吁降低房價?再說,即使結婚費用過高,我們能做的還是正確處理愛情和物質的關系,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決定結婚支出,第三者是難以伸出援手的。我們更擔心的是,這種排行榜的發(fā)布,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為結婚費用的增長推波助瀾,讓全社會都有了理論根據:看,排行榜不是說了嗎?上海的結婚起碼都要200萬呢。

最可怕的是,有信息說,全國結婚支出排行榜就是由某婚慶協(xié)會發(fā)布的,他們當然希望為結婚費用的上漲造勢,以便自己可以從中分一杯羹。所以,媒體不要不加分析地傳播這種排行榜了,發(fā)布了也應該進行分析批判,讓人們一起來抵制過高的結婚費用,而不能讓不良的信息繼續(xù)發(fā)揮誤導作用。(殷國安)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娶老婆成本排行榜” 背后誤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