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每日熱點>8日 8日

“為官不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多地數千名“庸官”被追責

2015年03月07日 20:00 | 來源: 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題:“為官不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多地數千名“庸官”被追責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葉前、烏夢達、甘泉、翟永冠

  “為官不為”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在兩處提及,成為全國兩會熱議話題。

  有代表委員認為,在經濟“新常態(tài)”和反腐風暴的雙重高壓下,一些地方的干部出現等待、觀望情緒,庸政、懶政、怠政等現象抬頭蔓延。“新常態(tài)”下的各級領導干部如何擔當與作為,已經成為全面深化改革能否順利推進的重要議題。

  一些代表委員透露,遼寧、湖北、湖南、貴州等多地開始對“為官不為”進行追責。已公開披露的信息顯示,全國已有數千名“不作為”干部被處理。地方政府對于官員的政績考核,從導向與指標均出現了轉折性變化。

  三大信號值得關注

  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既利當前又惠民長遠的政策措施,啟動一批重大發(fā)展和民生工程,實施有效但不夠理想。統(tǒng)計顯示,2014年投資完成率總體上達到86.8%,但個別領域重大工程投資只完成約一半;全國建設用地供應量下降了16.5%,已供土地使用率也只有約一半。代表委員和專家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治理為官不為,釋放出三大信號。

  ——決不允許“為官不為”影響“新常態(tài)”下的改革發(fā)展全局。經濟換擋、爬坡過坎更需要改革快馬加鞭,如果干部為官不為,不僅關乎黨風政風,甚至影響、破壞改革開放和轉型發(fā)展的全局。報告是鄭重嚴肅地向全體領導干部發(fā)出警示。”全國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副主委郭乃碩說。

  ——對舊常態(tài)不要抱任何幻想,開弓沒有回頭箭,簡政放權向縱深推進,對政府履職要求發(fā)生轉折。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琴島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偉程說,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減政放權,既突出“放”又強調“管”。既要把過去政府越權亂伸的手縮回來,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又要提高效率,依法行政,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這對干部的履職要求更新、更高。

  “過去還可依賴資源、勞動力成本優(yōu)勢,靠投資拉動實現經濟保持平穩(wěn)增長,“新常態(tài)”下則需要更高水平、更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公安局原政治部人事處處長陳偉才說。

  ——為官不為也是腐敗,從反對“亂作為”走向反對“不作為”。中國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說,過去,一些干部無利不起早,沒利不當官。如今,他們對“新底線”“新規(guī)矩”表現出不適應,大談所謂“為官不易”,這其實是在撒嬌。“官嬌”可以休矣,不愿意干可以走人。

  “群眾深惡痛絕的就是過去‘亂作為’,現在‘不作為’。”在全國政協委員、涼山州監(jiān)察局副局長何吉英看來,政府工作報告首提“為官不為”,釋放出反腐向縱深推進的新信號。從現在開始,無論是“腐敗任性”的貪官,還是“碌碌無為”的庸官,都將睡不好覺。

  為官不為有多嚴重?154人單位143人缺崗

  政府工作報告對為官不為敲響警鐘,實際中存在哪些現象?代表委員進行了概括:

  ——懶、散、慢。消極怠工,紀律松弛;上班打牌、網購、玩游戲;辦事“打太極”“打乒乓”,推諉扯皮。

 ?。玻埃保茨?,河南紀委1天之內兩次對商丘市交通運輸局路政管理處暗訪發(fā)現,這個154人的單位,上午辦公樓僅有2名工作人員,有的整層空無一人;下午再檢查,也僅有11人在崗。

  ——推、阻、混。一些干部對于自己管轄范圍里的事,遇到麻煩和困難,能推就推;遇到與個人或者小團體利益有沖突的事,能攔就攔;還有的干部不收禮、不收紅包,可該協調和服務的工作也不做,特別是面對改革風險,為了不犯錯,寧愿等待觀望、混日子也不做事情。

  最典型的是過去吃拿卡要,現在不拿不要也不辦事。天津一家企業(yè)負責人說,現在,我給企業(yè)跑審批,按程序應該辦的事有的干部就是不給辦。打聽才知道,原來是沒了好處就不愿意辦;還有的干部“怕”字當頭,擔心做錯事擔責任,索性不辦。

  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侯欣一說,為官不為現象背后,很重要的是不正確的權力觀。為什么在市場秩序和社會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一些地方干部不愿意花大力氣來糾正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資源的分配可以拿到利益,而秩序的管理就會得罪人。

  比如馬路反復翻新,大搞“奇怪”地標、名貴綠化等奢華建設,然而城市良心的地下管道工程卻沒人做;農民工討薪等民生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有些干部“只會做人,不會做事”,靠當“老好人”“太平官”得到升遷,對所管理范圍內的違紀問題不批評、不提醒。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院長肖濱說,改革開放初期,許多地方干部以大膽改革創(chuàng)新為榮。反觀今天,一些地方政府對于發(fā)展思路不明確,對于干部的管理和考核沒有出臺可操作的具體標準,加上一些領導干部的素質能力與改革形勢不匹配,改革創(chuàng)新的動力明顯不足。

編輯:羅韋

關鍵詞:干部 政府工作報告 庸官 追責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