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在北京的維吾爾族青年:暴恐讓大家背了黑鍋

2014年05月28日 11:14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18歲時,穆薩江來到北京,在南五環(huán)一處新疆飯館當幫廚。“烤羊肉串,我的手藝很不錯的,”他邊說,邊用雙手比劃著。

  “我是個好廚師,新疆菜都會做。”穆薩江的理想和不少維吾爾族在外打工的年輕人一樣,開一家自己的飯館。但北京高昂的房租讓一家人望而卻步。“沒錢,就只好先擺攤。”

  沒有生意的時候,穆薩江便和旁邊的四五個同鄉(xiāng)用維吾爾語大聲地交談。當“交談”吸引了路人張望時,他們又異口同聲地換回了那句漢語,“老板,來一點?”

  穆薩江的對面,是賣馕的柯爾克大叔,留著大胡子,看上去很像動畫片里的“阿凡提”。來北京兩年,柯爾克還是一句漢語都不會。

  “一句漢語都不會,他怎么做生意?”聽到記者的疑問,穆薩江樂了。

  “做生意嘛,需要什么漢語。”他沖著柯爾克伸出三個手指,“一個馕3塊錢,你要幾個,跟他比劃就行了。”穆薩江說,也有難免產(chǎn)生誤會的時候,自己就是他的翻譯。

  在很多人眼里,穆薩江和柯爾克的謀生方式就是新疆人的標簽之一。一位媒體朋友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在她參加的一場媒體培訓會上,記者們被要求面對一組描述,直接說出心目中這些人的職業(yè)。當“一位戴著民族帽的維吾爾族人”出現(xiàn)時,下面所有人脫口而出,“烤羊肉串的”、“賣切糕的”。

  “而我們不知道的是,正有幾位維吾爾族同胞坐在教室后排。老師介紹了才發(fā)現(xiàn),他們有的是大學教師,有的是學者。”這位記者說,“這樣的思維定勢,媒體記者尚且如此,傳播給整個社會的維吾爾族人形象,豈不是更片面、更刻板?”

  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周偉說,刻板印象通常是將這個群體中某一個類型、某個極端的情況,或個別現(xiàn)象放大而形成的認知,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為彼此之間的不了解。

  庫爾班江·賽買提就想打破這種刻板印象。

  “我們新疆人不光是賣切糕的、打馕的、烤肉的,這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

  庫爾班江是一名維吾爾族攝像師,如今正在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2》,新疆部分的拍攝就有他的參與。

  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庫爾班江正在上海拍攝。他即將面世的書——《我從新疆來》中,將記錄100位新疆各民族人的故事。

  “鏡頭中的人物用口述的方式,講述自己平凡卻不普通的故事,對‘新疆人’這個詞的異化進行著小小的抗爭。” 他在微博中這樣介紹。

  然而,“昆明事件”的發(fā)生,打亂了他原本的計劃。“暴徒”,這個新貼在新疆人身上的標簽讓庫爾班江難受。彼時,只完成了30個人的拍攝,但庫爾班江忍不住了,“不行,我必須現(xiàn)在就把這些內容發(fā)出來,讓普通百姓真正了解新疆人,讓他們知道,新疆人在各行各業(yè)作著貢獻。”

  就這樣,醫(yī)生、律師、公司高管、工程師……庫爾班江用鏡頭記錄下來的人,在他的實名微博上一個個走了出來。

  做著同樣事情的還有阿利甫·亞克甫,這個26歲的維吾爾族小伙兒,是微博“在北京的新疆人”的運營者。

  “我是在北京長大的,希望搭建一個互幫互助、互相了解的小平臺,為內地的朋友介紹新疆,也為新疆的同胞介紹北京。”

  2013年6月21日,阿利甫注冊了這個微博。截至今年5月25日,“在北京的新疆人”已經(jīng)有14231個粉絲,發(fā)了727條微博。

  “現(xiàn)在的粉絲是以新疆人為主,其實我希望能有更多其他省份的網(wǎng)友關注,因為確實有不少新疆之外的人對新疆有恐懼和隔閡,所以,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宣傳新疆的風土人情,讓大家看到新疆人是熱情好客、團結友愛的。”阿利甫說。

  我從新疆來,跨越3000公里去追夢

  很多在內地的新疆人,都是先由一串問題開始,而后才被周圍的人所熟識的。

  “你們出門都騎馬嗎?”“你們每天都要扎40個小辮子嗎?”“你們的衣服都是花衣服嗎?”“你們那里都是沙漠嗎?”

編輯:曾珂

關鍵詞:新疆 維吾爾族青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