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張勁夫同志生平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張勁夫同志生平
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我國科技和財經戰(zhàn)線的杰出領導人,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原國務委員張勁夫同志,因病于2015年7月31日23時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張勁夫同志,原名張世德,1914年6月出生于安徽省肥東縣,曾就讀于南京曉莊師范學校。他青年時代追求進步,1934年秋在上海參加黨的秘密外圍組織“中國左翼教育工作者聯盟”,193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春任上海國難教育社黨團成員、上海戰(zhàn)區(qū)戰(zhàn)地特支委員。1938年春起,歷任中共安徽省工委委員、宣傳部部長,中共鄂豫皖區(qū)委常委、民運部部長,中共皖東津浦路東省委書記,新四軍第五支隊政治部主任、江北指揮部政治部副主任、第二師政治部副主任、四旅政治委員,淮南區(qū)黨委宣傳部部長。其間,他貫徹中央“發(fā)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方針,在皖西大別山地區(qū),發(fā)動群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并參加了“半塔保衛(wèi)戰(zhàn)”,建立黨領導的第一個華中抗日根據地。他奉命帶領部隊主力打過南三河,為開辟淮寶抗日根據地,牽制敵軍,迎接、配合陳(毅)粟(裕)大軍過長江作出了貢獻。1944年冬到華中黨校(后改為華中建設大學)學習,結業(yè)后留校任副校長。1945年至1949年,任魯南軍區(qū)第二軍分區(qū)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中共魯南區(qū)第二地委書記,魯南、魯中南行政公署副主任。他組織發(fā)動干部群眾深入開展參軍支前運動,為前線提供了大量人力、財力,有力地保障了淮海戰(zhàn)役和渡江戰(zhàn)役的勝利。他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貢獻。
1949年5月起,張勁夫同志歷任中共杭州市委副書記兼副市長、浙江省委常委兼省財委主任,主要負責財經、接管城市和恢復國民經濟等工作。他結合浙江省實際,采取有力措施,恢復發(fā)展工業(yè);他倡導建設了當時全國最大的麻紡廠,興修水電站、化肥廠,促進了生產發(fā)展。在省委的領導下,他積極做好私營工商業(yè)者的工作,穩(wěn)定了物價,保證了供應,推動了浙江私營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1952年秋任華東軍政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主管財貿和市場工作。他堅決執(zhí)行中央的財經政策,恢復和鞏固了華東地區(qū)國民經濟發(fā)展。1954年9月調中央工作,任地方工業(yè)部副部長。1955年1月任地方工業(yè)部黨組書記、副部長。
1956年5月,張勁夫同志任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副院長,主持中國科學院日常工作。1962年10月兼任國家科委副主任。他主持中國科學院工作的十年,是中國科學院大發(fā)展時期,也是新中國科技發(fā)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十年間,中國科學院發(fā)展成為擁有110多個研究所、職工總數6萬余人的大型綜合性科研機構,成立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立了研究生制度,形成了學科齊全的科技布局,開創(chuàng)了中國尖端技術多個第一,為我國技術進步、經濟建設和國防事業(yè)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其間,他參與組織和領導了《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fā)展遠景規(guī)劃》的制定工作,這個規(guī)劃是我國科學技術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1958年,在黨中央的領導和部署下,他領導中國科學院圍繞“兩彈一星”承擔和展開了一批關鍵技術攻關研究工作。作為中國科學院國防科研工作的總負責人,他注重加強中國科學院與國防部門、工業(yè)部門和高等學校的協(xié)作,創(chuàng)造了組織大型科研項目協(xié)力攻關的寶貴經驗。他十分關心、尊重和保護知識分子,在反右運動中,向中央建議對自然科學家采取保護措施,保護了一大批科學技術專家。1961年,在他的領導下,中國科學院黨組會同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黨組聯合制定了《關于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當前工作的十四條意見(草案)》,為我國科技政策和管理制度體系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間,他嘔心瀝血,虛懷若谷,清正廉潔,鞠躬盡瘁,贏得了全院干部職工的由衷敬佩和愛戴。
“文化大革命”中,張勁夫同志受到迫害,他堅持黨性原則,實事求是,進行了頑強斗爭,被下放勞動改造。他在逆境中樂觀豁達,意志堅定。1974年10月恢復工作后,任國務院聯絡員,幫助鐵道部解決交通阻塞問題。
1975年1月,張勁夫同志任財政部部長、黨組書記。他上任后,配合鄧小平同志開展的全面整頓,集中精力狠抓機構、思想、財政業(yè)務整頓,恢復財政工作正常秩序。同時,改革管理手段,推進財政管理信息化。他審時度勢,積極組織稅收收入,增加資金積累,并制定了一系列應急措施,努力擴大財稅規(guī)模。他堅決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時將財政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他堅持按經濟規(guī)律辦事,組織制定了改進企業(yè)財務管理制度和工商稅制等大量重要財稅政策、制度。為加快適應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需要,他積極推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發(fā)揮省區(qū)市一級的財政作用,充分調動了地方財政的積極性。1978年財政收入比1974年增加300多億元,為不斷推進改革開放提供了堅實財政基礎。他積極擴大財經對外交流與合作,堅持維護國家利益,促進對外開放。1979年3月和6月他分別兼任國務院財經委員會委員、副秘書長。在擔任財政部領導期間,他堅持原則,顧全大局,自覺維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團結,堅決反對機關化、衙門化作風,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優(yōu)秀品質和高尚情操。
1979年12月,張勁夫同志任安徽省委第二書記并當選為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長,1980年3月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在安徽省工作期間,他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全面貫徹黨的改革決策部署,緊密結合安徽實際,加強學習,改進領導,勤奮工作,履職盡責,經濟上實行進一步調整,政治上實現進一步安定團結。他不斷清除“左”的思想,大力推進農村改革,繼續(xù)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并把這種形式擴展到林業(yè)、畜牧業(yè)、漁業(yè)等行業(yè),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進一步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他推動農業(yè)結構調整,大力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壯大集體經濟,加快小城鎮(zhèn)建設。他強調把林業(yè)放到和農牧業(yè)同等重要的位置,穩(wěn)定山林權,建立林業(yè)生產責任制。圍繞貫徹中央“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聯系安徽實際,他提出了“基建要下、生產要上、開支要減、財政要平、物價要穩(wěn)、市場要活”的要求,擴大企業(yè)自主權試點,積極推行企業(yè)經濟責任制,加大流通領域改革力度,搞活市場,穩(wěn)定物價,人民生活得到明顯改善。他高度重視發(fā)展工業(yè),提出了“全省都要大力抓工業(yè),學上海、學沿海,盡快把安徽工業(yè)生產搞上去”的奮斗目標,進一步明確了工業(yè)發(fā)展的主攻方向、著力重點和工作舉措,為安徽經濟社會發(fā)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他密切聯系群眾,帶頭改進作風,輕車簡從,經常深入實際了解情況、了解民情。他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作為大事來抓,不斷加強四項基本原則教育和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形成了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1982年5月,張勁夫同志任國務委員兼國家經委主任、黨組書記,1983年7月至1989年7月兼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成員、秘書長。在主持國家經委工作中,他積極推動國有企業(yè)改革、經濟轉型發(fā)展、提高企業(yè)經營管理者素質和打擊經濟領域犯罪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在任國務委員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秘書長期間,他協(xié)助中央和國務院主要領導抓財經工作,參與制定若干重大經濟決策,在計劃體制、財政稅收體制、商業(yè)體制、外貿體制等重大改革工作以及制定國家“七五”計劃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較早提出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思想,牽頭研究外匯管理、利用外資、引進技術和對外貿易的戰(zhàn)略、方針、政策。他非常重視外貿事業(yè),提出要加快我國外貿發(fā)展,堅持經濟效益和產品質量并重,提高國際競爭力。他積極推動落實了我國從歐洲、美國、日本等引進一批重大經濟技術合作項目。他堅決貫徹中央確定的重大經濟政策,注重把握好貨幣發(fā)行的節(jié)奏,調控信貸規(guī)模,推動加強物價管理工作,整頓市場秩序,清理整頓違規(guī)企業(yè),抑制通貨膨脹。1983年9月,他兼任中央引進國外智力領導小組成員,主持常務工作。1985年兼任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協(xié)會主席。他大力引進科技人才,開發(fā)海外華人資源,積極開展國際人才交流活動,推動出臺了多項規(guī)章制度和政策措施,是我國新時期引進國外智力工作的開拓者之一。他為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和國民經濟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張勁夫同志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被增選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是中共第十一屆、十二屆中央委員,在黨的十三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常委,是政協(xié)第三屆、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張勁夫同志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對共產主義理想堅貞不渝,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他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新中國建立,為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yè),奉獻了畢生精力。他刻苦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決擁護黨中央,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堅持真理,堅持原則,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經受住了各種風浪的考驗。他黨性強,顧全大局,始終把黨的事業(y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工作深入細致,重視調查研究,善于總結經驗,富有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他作風民主,寬厚待人,團結同志,善于聽取不同意見,密切聯系群眾,關心和愛護干部。他光明磊落,無私無畏,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他德高望重,平易近人,嚴于律己,清正廉潔,生活儉樸,對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嚴格要求,始終保持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
張勁夫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zhàn)斗的一生、光輝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的一生。他的逝世,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損失。我們要學習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優(yōu)良作風,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協(xié)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zhàn)略布局,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編輯:曾珂
關鍵詞:張勁夫逝世 張勁夫同志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