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穆青四訪“老堅決”
“人民記者”穆青和林業(yè)勞?!袄蠄詻Q”的故事,在豫東大地被傳為美談。
“老堅決”原名潘從正,他當(dāng)過鄉(xiāng)長、民政員。看到老家滿地黃沙,啥莊稼都種不成,就毅然辭掉工作,回鄉(xiāng)種樹。因干事有股子犟勁、韌勁,干不成決不罷休,人送綽號“老堅決”。
1965年冬天,穆青到河南寧陵采訪,看到“老堅決”陰暗潮濕的窩棚和堆滿各類樹種的庫房,被他堅守荒漠、植樹造林的事跡所打動,打算寫寫這位長年累月與風(fēng)沙作斗爭的老人。誰知,形勢突變,他的采訪記錄和手稿被抄走,計劃被迫中斷。這也成了穆青未了的心愿。
1979年春,穆青重訪“老堅決”。他在萬莊苗圃待了3天,與潘從正一起住土坯房、睡硬板床,吃雜面饃就咸菜。最終,穆青寫下了《一篇沒有寫完的報道》,詳細(xì)講述了“老堅決”潘從正戰(zhàn)風(fēng)沙、斗鹽堿,生命不休、植樹不止的先進(jìn)事跡。此文在《人民日報》4月25日頭版刊發(fā)后,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
1982年秋,穆青到河南采訪,順路看望了正在治療腰傷的“老堅決”。穆青無意中說了句:“櫻桃好吃,樹難栽?!钡诙甏?,潘從正精心培育了兩棵櫻桃樹苗,包扎好根上的濕土,托人用扁擔(dān)挑到了北京。并帶話給穆青:“選個向陽的地方,趁季節(jié)趕緊種,只要種時澆足了水,能活?!焙髞恚@兩棵櫻桃樹在新華社的大院里,長得很好。
1986年3月,穆青第四次看望“老堅決”,兩位老人相談甚歡。臨別前,二人在瓦房前面的高坡上,合種了一棵泡桐樹。如今,這棵滿含著兩人多年深厚情誼的“友誼樹”,已經(jīng)綠蓋參天,蔭遮庭院。
1990年春天,寧陵縣群眾準(zhǔn)備為“老堅決”修建紀(jì)念碑,約請穆青撰寫碑文。穆青含淚寫下:“那高大的樹干,是他堅實的身影;雪白的梨花,是他高潔的靈魂;綠色的風(fēng)濤,是他爽朗的笑聲;郁郁蔥蔥的林帶,是他生命長青的豐碑……”(王劍)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