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委員故事>委員故事
赤子丹心從來熱
——記全國政協(xié)委員陳卓禧
陳卓禧 第十三、十四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香港專業(yè)進修學校校長。
解開旗繩,扣好旗扣,動作快而熟練。當雄壯的國歌響起,國旗徐徐上升至升旗手肩部時,他熟練地向右前方踏出一步,用力一甩,國旗隨即在旗桿上揚起展開。然后升旗手迅速回正身體,面向國旗立正敬禮。
全場師生肅立,注視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這是新學年上,香港專業(yè)進修學校及港專學院(以下簡稱港專)例行的升旗儀式。
“新學年升旗儀式旨在弘揚愛國愛港精神,提升大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标愖快f,作為香港第一批升起五星紅旗的學校,愛國主義在港專踐行了70多年。
不忘初心 而且始終
過去曾有段日子,陳卓禧總是困惑于自己的身份。“我的祖籍地在廣東南海。父親到香港后在工廠里工作,后來成長為愛國工會的干部。他所在的工會經(jīng)常組織愛國活動,為基層勞動者維護權益,耳濡目染,我自然很小就有了愛國意識?!?/p>
但成長在生活在英殖民時期香港的工人之家,幼時在街頭玩耍時被外國小孩欺負是陳卓禧記憶中的常事?!凹词咕炜吹剑彩且贿叺蛊粚Ψ?、打擊我們。那時的公務人員、大企業(yè)高管,首先會選外國人,華人機會很少,勞動和收入的不對等,讓我們一直在貧寒中生活;殖民統(tǒng)治又讓我親歷了外國人的欺辱和壓迫,甚至于連堅持愛國立場都會遭受壓迫?!闭f起這段經(jīng)歷,陳卓禧的聲音依舊十分平穩(wěn),沒有任何激動之處。
那時,看到五星紅旗的機會并不多。還是小學生的陳卓禧,用一根小木條做旗桿,動手做了一面小小的五星紅旗,在香港的家中升起來。
陳卓禧說,成長在回歸祖國之前,嘗過最多的就是孤獨的滋味——“因為愛國,曾是一件那么孤獨的事情。”
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成立。7月1日晚,米字旗緩緩降下,莊嚴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香港數(shù)百萬人同時跟著電視合唱《明天會更好》和《東方之珠》。
“我的國歌奏起,我的五星紅旗升起,擺脫了屈辱的日子?!蹦菚r,坐在電視機前的陳卓禧臉上有笑,眼里還有淚。
1997年9月,陳卓禧在離開媒體到港專4年后接任港專校長。他說:“我想做‘打牌人’,不想做‘旁觀人’,我希望用自己的實際工作,給香港的教育和愛國事業(yè)做點事情。這是旁觀者跟局中人的分別?!?/p>
把國家的需要和個人事業(yè)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對陳卓禧而言,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行為,更是他思考人生價值的原點。
“教書”是為了什么?育人是要“育”什么?決定踏入教育行業(yè)時,陳卓禧曾在內(nèi)心如此發(fā)問。彼時,他沒有得出確定的答案。
在港專與各種類型各種層次的學生長期相處后,陳卓禧真正懂得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沒有選擇性。
“學生求學讀書先要明做人之理,明報效國家之理。教育的本質是完善人的精神世界?,F(xiàn)代教育不能忘記教育最終為人的精神生活服務。知識和能力是獲取精神力量的基礎,不是全部?!痹陉愖快磥?,學校有責任教育學生明辨是非、守法負責。而關于培養(yǎng)香港學生的家國情懷,陳卓禧想了很多。
陳卓禧的思考,從港專的歷史而始?!?947年,港專前身工人夜校在愛國愛港進步團體的組織下成立。20世紀50年代,港英政府要求學校必須撤掉五星紅旗,否則就停資金、收校舍。面對這一要求,當時的師生上下一心:五星紅旗絕不能撤!”
沒有校舍,老師們就背著教具跑遍全香港,借地上課;沒有資金,師生們就捐出工資存款,向社會上的愛國和支持基層人士籌款,最后硬是自籌資金蓋了一所新校舍。陳卓禧說,這段歷史足以說明,香港雖歷經(jīng)百年殖民統(tǒng)治,但愛國愛港基因早已深刻在港人心中。
“護國旗、護國歌是我們港專的傳統(tǒng)。自從新中國成立那天起,五星紅旗就在我們學校上空飄揚?!标愖快f。
2017年年底,在香港專業(yè)進修學校及港專學院畢業(yè)典禮上,有學生在畢業(yè)禮奏國歌時拒絕肅立,典禮結束后,陳卓禧和這些學生之間的對話網(wǎng)絡上引發(fā)熱議?!案蹖W鳛橐粋€愛國愛港的學校,我們必定高舉愛國旗幟,這是沒有任何妥協(xié)余地的。你們?nèi)绻B這件事都不知道,那就是你們選錯了學校。”
那時,站立在這些學生中,陳卓禧承認自己“又感受到了那種與朋輩不同的孤獨感”。但這一次,全國人民以及香港愛國團體和市民迅速給出了支持,陳卓禧被網(wǎng)民親切地稱為“愛國校長”“護國歌校長”,讓他“很長時間都生活在感動中”。
“第二年,我成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后,在全國兩會期間,很多委員都對我說支持我、支持港專。這些都讓我感到幸福、溫暖,驅散了那種孤獨感?!标愖快嬷乜冢?,向記者示意。
陳卓禧認同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長期工程,國民身份的形成不在朝夕之間,但此事“沒得怠慢”?!耙驗橹匾氖率紫染鸵旁谧罡叩奈恢?,并且不能僅靠一個人或一群人,要團結和影響身邊的正向力量?!?/p>
有目共睹的是,香港近年掃除了很多不利于培養(yǎng)港人國民身份認同的因素,不過陳卓禧覺得“進步空間永遠都有”。他現(xiàn)在還會回看那段2017年的對話來“鞭策”自己:“自始至終高舉愛國的旗幟,沒有任何妥協(xié)余地?!?/p>
教育何為 港專何為
論語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在陳卓禧看來,只有自己真正修為做人,言行才會給學生以感染。“課要上到學生心中,一定是全身心投入,以一棵樹來搖動、撼動另外一棵樹?!?/p>
陳卓禧一直秉持著做老師教學生“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他做校長愛憎分明——2019年,反中亂港勢力借反修例之名,發(fā)動暴力騷亂。陳卓禧直言,亂港勢力誘導青少年以暴力來表達訴求,為達目的不惜毀掉年輕人的前程。
不憤不啟,不平則鳴。在感到痛心的同時,陳卓禧還給出中肯的建議、做出實際的行動:“探討教育話題應該談‘大教育’”“著力扭轉青年人所受蒙蔽,‘急不得,但也等不得’”“年輕人對國家的感情和愛國的立場,不是喊口號就能建立起來的,需要做得更深入細致”……
陳卓禧不會把“愛國教育”時時放在嘴邊?!皣裆矸莸臉嫿ㄊ且粋€內(nèi)化的、不斷強化的自我修養(yǎng)、自我認同過程。教育應該扮演助推這種深化過程的重要角色,同時也需要社會一起動員力量?!?/p>
“我們定期舉行升旗儀式,并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其中,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港的情懷?!标愖快榻B,港專在日常教學中通過講座培訓、主題活動等方式,積極推進憲法、基本法、香港國安法的教育工作,還向香港其他學校推廣相關經(jīng)驗。
除了在校教育,陳卓禧同樣致力于推動香港青少年與祖國內(nèi)地的交流,為香港青年參與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融入國家發(fā)展大局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2019年,由他推動的“大灣區(qū)創(chuàng)業(yè)培訓計劃”起步,30個名額吸引了近800名青年和學生報名。
如今,香港由治及興,時代在變化,教育也面臨著新的課題和挑戰(zhàn)。這些年,有不少教師、學生以及學生家長在造訪陳卓禧時,也會帶來自己的困惑。
每個難題、每條意見,陳卓禧都會記錄下來,作為提案的素材和依據(jù)。他認為,作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有責任把大家的聲音、需求和期盼傳遞好,為國家各項決策提供切實、專業(yè)、及時的建議。
“焦慮”,是陳卓禧聽到比較多的詞。在學業(yè)競爭壓力下,孩子焦慮、家長焦慮,老師也焦慮。而在陳卓禧眼里,泛濫的教育焦慮,其實來自于認知偏差。
“由于傳統(tǒng)觀念,職業(yè)教育地位不高,是家長和學生的次選,形成職業(yè)教育一些學生和畢業(yè)生缺乏自信和志氣,有些院校招生困難?!标愖快f,另一方面,不少弱勢家庭的青少年出路不足,缺乏向上流動的能力和階梯,縱使有些行業(yè)和工種渴求人才,薪水不低,但家長和學生仍然不愿進入。
第四次工業(yè)革命“鼓聲漸隆”,伴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陳卓禧時常深思——職業(yè)教育何為?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在全國政協(xié)教育界別聯(lián)組會上,陳卓禧建議,通過相關政策機制推動粵港澳大灣區(qū)教育深度融合。
“目前,香港部分公立大學已在大灣區(qū)建立了分校、研究機構和醫(yī)院等實體,在此基礎上,可以考慮增加引進香港的應用型高校,特別是職業(yè)技術教育的高校,與內(nèi)地高校在大灣區(qū)合作辦學。”以己為例,陳卓禧希望,合作辦學有別于過去的形式,各個方面力求有新思維、新舉措。
現(xiàn)今多元化和快速變化的社會中,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塑造未來的關鍵力量。陳卓禧深諳此道:“教育本身是多元的學科,現(xiàn)在是跨學科的年代,新東西要進來,也要講求創(chuàng)新?!?/p>
“比如招生對象,內(nèi)地與香港并重,以吸引香港年輕人為主,軟硬件設置要有所配合,在習慣和文化上兼容并蓄;在學科和課程設置上,兼顧大灣區(qū)內(nèi)地九市和香港需要,以引進先進的內(nèi)容和體制為先,注重前瞻性,學科建設要適度超前于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在辦學力量上,要注意開放與引領并重?!标愖快f,現(xiàn)在年輕人的才能、興趣多元化,大灣區(qū)和內(nèi)地其他城市發(fā)展各有所長,可以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機遇和上升空間。
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大力提高職業(yè)教育質量”,對此,陳卓禧有著自己的理解:“提高質量就要在‘高質量升學’和‘高質量就業(yè)’這兩方面有所體現(xiàn)?!?/p>
眼下,陳卓禧思考著如何在機制創(chuàng)新上強強聯(lián)合,讓“職”“技”深度融合,實現(xiàn)“1+1>2”的效果,助力產(chǎn)業(yè)鏈、創(chuàng)新鏈、人才鏈、教育鏈“四鏈”融合,賦能新質生產(chǎn)力發(fā)展。
讓愛國的歌聲更響亮
自2018年履職以來,全國政協(xié)委員這個身份為陳卓禧帶來許多有別于教育教學的新體驗。在香港“修例風波”中,與受煽惑的學生直接對話;推動大灣區(qū)創(chuàng)業(yè)培訓計劃,幫助港青了解國家;走上委員通道,接受中外記者提問……陳卓禧坦言,履職這幾年“是異常充實的幾年,也是飛速成長的幾年”。
其中,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會上,聽到國歌響起的那一刻,成為陳卓禧記憶中的深藏。
“每一次唱起國歌,就想起過去很多代人的夢想、期望正在逐步實現(xiàn)?!标愖快f,作為香港人,國歌還聯(lián)結著當年回歸祖國時刻的寶貴記憶,意味著做回堂堂正正中國人的喜悅與自豪。
履職的每一年,青少年教育都是陳卓禧關注的重中之重。在他看來,香港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不僅要在教材上、制度上落實,更要在生活中加強,幾年的履職經(jīng)歷讓他深切體悟到國家對香港青少年的重視和關心。
但一個問題始終盤桓于腦中:作為教育工作者,如何讓愛國的歌聲在香港年輕人間唱得更響亮?
陳卓禧對許多老朋友說過,香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是一個宏大的課題?!白罱@幾年,我在政協(xié)履職中學得多、看得多,站位也高了,信心更加增強。我們有時候像是駐守在坑道里的部隊,或許面對的不是最大的戰(zhàn)場,也不能面對面接到最高指令、了解最全面局勢,但是所有人守好自己的陣地,一定就會奪取最后的勝利?!?/p>
2022年,陳卓禧寫了一篇文章,記錄他拜訪的一間咖啡小店,文章的主人公是陳卓禧親自推動的計劃——大灣區(qū)創(chuàng)業(yè)培訓計劃的學員,她的生活忙碌而充實。陳卓禧給這篇文章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咖啡往上流》,正寓意著“青年往上走”。
陳卓禧明白,當更多的香港青少年在祖國快速發(fā)展的洪流中抓住機遇、創(chuàng)造業(yè)績,他們就會對愛國主義理解更深、共鳴更強。
(本報記者 李京)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