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資訊
為了一件大事——讀《向北方》一書有感
今年8月,我有幸結識中國政協(xié)文史館李紅梅同志,獲贈她與劉仰東同志合著的《向北方》一書。書籍白底紅字,裝幀簡樸,我愛不釋手,一口氣讀完,感覺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這本書的名字像一首遠方的詩,簡單而深邃,遙遠而空闊,清新而醇厚,令人遐想,耐人尋味。
據(jù)紅梅同志介紹,取名“向北方”,是有出處和考量的,也是有深刻寓意的。當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香港工委文化工作委員會工作的周而復編輯《北方文叢》時曾說:“三北——西北、華北和東北,實際上是代表解放區(qū)的稱謂。平常談論時,有人問北方的形勢怎么樣,意即解放區(qū)的形勢怎么樣。讀者很容易理解‘北方’的含義的。”由此看來,向“北方”即是向“解放區(qū)”。這本書就是一部專門記述當年香港民主人士走向解放區(qū)的紀實力作,精彩披露了協(xié)商建國背后一段隱秘而偉大的歷史。它被評為2021年度“中國好書”,無論是看書名還是看內容,乃實至名歸。
1948年的春天太不尋常。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直搗蔣家王朝。形勢發(fā)展得太快了,出乎人們的意料。春寒料峭之時,毛澤東在河北省阜平縣城南莊一座農家大院里,一方面指揮解放戰(zhàn)爭,一方面謀劃建立新中國。他對“五一口號”初稿作了重要修改,重新起草了第五條“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xié)商會議,討論并實現(xiàn)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并親自交給時任社長兼總編輯鄧拓,在5月1日《晉察冀日報》第一版頭條位置發(fā)表。
經毛澤東修改的“五一口號”
中共中央頒布“五一口號”,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得到在香港和海外各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的熱烈響應,由此揭開了籌建新中國的序幕。當時由于國民黨的白色恐怖和迫害,一大批民主黨派負責人和進步人士紛紛避居香港。一時間,香港成為中國民主力量的聚集地?;I建新政協(xié),建立新中國,急需將在香港的各民主黨派負責人和社會各界代表秘密安全護送到解放區(qū),一路上需要排除港英當局的百般阻撓,沖破國民黨軍隊的重重封鎖,挑戰(zhàn)海上航行的颶風大浪,其難度之大、風險之高,可以想見。
在中共中央直接領導下,在周恩來親自指揮下,香港分局和華潤公司等機構,經過精心策劃,選擇穿越臺灣海峽的海上路線,從1948年9月到1949年9月,組織護送民主人士和社會各界代表人士20多次,共1000多人。其中,民主人士350多人。每艘船上都安排共產黨員掩護同行,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風雨同舟。李濟深、沈鈞儒、黃炎培、郭沫若等著名民主人士和各界代表,一批又一批北上駛向解放區(qū),齊聚北京參與籌建新政協(xié)、創(chuàng)立新中國這一前無古人的歷史偉業(yè),他們登上天安門城樓,見證了莊嚴的開國大典。
民主人士從香港北上主要批次線路圖
民主人士從香港、從海外北上的故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在中共黨史、新中國史、人民政協(xié)史上值得濃墨重彩地大書特書。但相關的研究并不多,《向北方》很好地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該書以大量珍貴史料,全景式展現(xiàn)了這一重大歷史事件,講述了鮮為人知的民主人士北上故事,描繪了百川歸海、萬眾歸心、協(xié)商建國的精彩篇章。
《向北方》一書共分12章,每章既獨立成章又相互照應,全面完整地敘述了北上歷程,深入挖掘了北上行程中的具體細節(jié)和當事人的心理感受,詳盡梳理了北上者的行動軌跡,還原了一些重大的歷史脈絡,提供了最新考證的翔實數(shù)據(jù)。許多篇章寫得非常精彩,令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
《向北方》內文目錄
李濟深是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是重中之重的人物,也是國共雙方都在爭取的政治人物。他離港北上意義非同尋常,寓意中國共產黨團結一切民主力量的重大勝利。這一章是本書的重點,作者抓住“為了一件大事”這條主線,用“一個焦點人物”“李濟深為什么推遲行期”“圣誕節(jié)上演‘金蟬脫殼’”等小標題串連起來,情節(jié)曲折,富有懸念,引人入勝,詳細描述了李濟深北上的主要經歷,客觀分析了其推遲行期的原因,揭示了其真實的心路歷程。
1949年元旦,李濟深題寫的“新年獻詞”
黃炎培是到過延安的寥寥幾位重要民主人士之一,延安之行成為他思想深處的一個轉折點?!包S炎培的南下北上”這一章,也是本書的精彩之筆。該章詳細記敘黃炎培的延安之行,及由《延安五日記》擴寫成《延安歸來》小冊子的過程,收錄了黃炎培與毛澤東關于“周期律”著名的“窯洞對”的原文,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歷史有著驚人的巧合,黃炎培與毛澤東同一天進入北平。1949年3月25日,黃炎培冒著風險輾轉香港再到北平時,同日毛澤東率中共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從西柏坡進入北平。曾在延安“窯洞對”的兩位主角在北平相遇,共同見證了中國共產黨跳出“周期律”的歷史。這種雙向奔赴,成為中國共產黨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一段佳話。
黃炎培等人在延安機場受到中共中央領導人的歡迎
品讀《向北方》一書,具有選題的重大性、史料豐富性、考證的嚴謹性、情節(jié)的生動性、文筆的優(yōu)美性等特點,體現(xiàn)了政治性、史料性與文學性、可讀性的統(tǒng)一,在眾多歷史類書籍中獨具一格,具有重要的政治價值、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這本書的青少年版《紅日升起在東方》業(yè)已出版發(fā)行,相信對廣大青少年了解“協(xié)商建國”這段歷史,走近人民政協(xié),感受協(xié)商民主,會有很大幫助。筆者期待更多的人閱讀《向北方》這本書,了解民主人士北上協(xié)商建國這段重要歷史,領悟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感受中國共產黨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獨特魅力,弘揚偉大的協(xié)商建國精神,繼續(xù)把新時代人民政協(xié)事業(yè)推向前進。
讀罷全書,掩卷沉思,一件件生動的史實,一幕幕驚險的遭遇,一幅幅珍貴的圖片,一首首動情的詩歌,演繹著民主人士北上的艱辛歷程和傳奇故事。逝者如斯,往事如煙。如今,協(xié)商建國大業(yè)早已完成,進入新時代邁向新征程,仍需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和社會各界人士,共同發(fā)揚“同舟共濟、一心一意”的精神,為了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業(yè)而團結奮斗。
(王德勝:現(xiàn)任吉林省政協(xié)副秘書長,吉林市政協(xié)原主席。)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