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xié)商 統(tǒng)戰(zhàn)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第二時間

河南雨災之后農業(yè)生產如何補救?政協(xié)委員及時“開方”

2021年08月12日 10:01 | 作者:周佳佳 宋寶剛 袁世鼎 劉佳政 | 來源:人民政協(xié)網(wǎng) 分享到: 

截至8月9日7時,農作物受災面積1620.3萬畝,成災面積1001萬畝,絕收面積513.7萬畝……前不久出現(xiàn)的持續(xù)強降雨給河南農業(yè)生產造成了嚴重損失。

“河南作為我國多種農產品的主產區(qū),此次受災,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我國今年的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但從全年平均水平來看,影響有限,糧食價格可能會上漲,但是波動幅度不會超過3%,總體可控?!闭劶昂幽媳┯隇暮θ珖Z食供給的影響,全國政協(xié)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霍學喜這樣判斷。

△人民政協(xié)網(wǎng)記者連線全國政協(xié)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霍學喜

改種補種這些農作物,兩個月即可成熟

作為我國農業(yè)大省,河南素有“中原糧倉”的美譽。據(jù)農業(yè)農村部農情調度信息,此次河南受災地區(qū)主要集中在新鄉(xiāng)、周口、開封、安陽、焦作、鶴壁、鄭州等地,受災作物主要是秋糧作物,如玉米、花生和大豆等。

微信截圖_20210812095932

△這是7月24日拍攝的河南省衛(wèi)輝市淇門村一處被洪水淹沒的農田。資料圖 | 圖源:新華網(wǎng)

“盡快復產減災已經(jīng)刻不容緩。目前,搶救性工作正在開展,第一步就是要盡快排除田間積水?!比珖f(xié)委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閔慶文表示。

△人民政協(xié)網(wǎng)記者連線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閔慶文

對此,閔慶文建議,對積水的田塊,可采取機械或人工開溝、清淤等措施,疏通溝渠河流,盡快排出田間積水;對無法靠溝渠排水的地塊,要使用水泵等機電設備或人工排出積水,降低土壤濕度,減輕濕漬對根系的傷害,促進根系和植株恢復生長,防止因積水造成農作物早衰。

“改種補種,目前是自然災害后降低損失使用的最重要的手段?!被魧W喜建議,對泄洪區(qū)和嚴重低洼積水地塊,要有序組織農民搶抓農時,及早改種綠豆、速生蔬菜等生長期較短的作物。

“這類農作物差不多兩個月即可成熟,這樣能盡可能減少經(jīng)濟損失?!被魧W喜說。

閔慶文還從農業(yè)氣象學角度給出建議。他表示,根據(jù)此次河南受災地區(qū)15℃終日的氣候資源,目前積水已退墑情適宜地區(qū),在不影響小麥播種前提下,可改種蘿卜、生菜等蔬菜類作物;泄滯洪區(qū)退水后也可酌情撒播綠肥掩青養(yǎng)地,或提前整地等待小麥播種。

“改種作物應適當增加種植密度,加強肥水管理,做到以密補遲、以肥補遲、以管補遲,提高改種補種作物的產量和效益,確保多種多收,彌補受災損失。”閔慶文表示。 

加強防治 把病蟲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水災導致作物植株受損、抵抗力弱,加之田間高溫高濕,病蟲害極易發(fā)生?!睂τ跒暮笾亟üぷ?,閔慶文提醒道。

如何防治病蟲害?閔慶文建議,要在及時疏通排水、中耕松土的基礎上,對長勢差、植株抵抗力弱的田塊,及時噴施氨基寡糖素、蕓薹素內酯等免疫誘抗劑增強或生長調節(jié)劑,增強作物植株抗病性。要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針對玉米基腐病、葉斑病、枯萎病等細菌性病害可能重發(fā)的情況,及時噴施嘧啶核苷類抗菌素、井岡霉素等藥劑進行防治。針對瘤黑粉病、褐斑病等真菌病害,可選用多菌靈、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等藥劑進行防治。對于草地貪夜蛾、棉鈴蟲等遷飛性害蟲,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甲維鹽等推薦用藥進行防治。對花生、大豆、蔬菜等作物要根據(jù)作物葉、果、莖等易受害部位,針對性的開展病蟲害防治。用藥時要注意交替用藥和用藥安全間隔期。

“同時,也要加強災后病蟲害預測預報,對容易重發(fā)的病蟲害進行預測預報,便于及時開展防治,把病蟲危害降到最低限度?!遍h慶文補充說。

補農田水利設施短板 提升災情應對能力

“災后重建過程中,還需要補農田水利設施短板,進一步提升災情應對能力。”在霍學喜看來,第一,要做好規(guī)劃和應急預案,以應對重大災害發(fā)生;第二,要全面升級農業(yè)公共基礎設施體系,按照鄉(xiāng)村振興有關規(guī)定和要求,進一步強化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的道路體系建設和排水灌溉體系建設,以應對雨災水災、低溫凍寒等極端天氣影響。第三,要重視包括防災減災在內的農業(yè)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

“對重要農產品主產區(qū),要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升應急、抗災能力?!被魧W喜補充說。

對此,閔慶文還建議,要建立完善災后應急工作機制,第一時間開展災后生產恢復指揮、調度、技術指導、工作督導等各項工作。同時,還要加強糧庫設施防洪能力建設。

“在重大自然災害面前,我們有自救方法,有補救措施,有國家機制保障,有社會力量援助,損失和風險一定是可控的。受災區(qū)的生產生活一定會盡快恢復?!被魧W喜表示。


策劃:李木元

導播:宋寶剛 周通

記者:周佳佳

主持:袁世鼎 劉佳政

攝像:滿達呼 汪凱 賴仁杰

后期:劉冠雄 余妍

編輯:周佳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