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醫(yī)訊同期聲醫(yī)訊同期聲
湖北省成功開展的首例折疊式人工玻璃體球囊植入手術
荊楚網(wǎng)客戶端-荊楚網(wǎng)消息(通訊員 鄒亞琴)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然而,一些人因嚴重的眼外傷而不得不摘除眼球。近日,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東院為眼外傷患者王先生成功植入折疊式人工玻璃體球囊,保住了眼球。這是湖北省成功開展的首例折疊式人工玻璃體球囊植入手術。該院東院眼科陳震主任表示,全國每年有兩三萬例因嚴重眼外傷摘除眼球的患者,這項新技術的推廣將為他們帶來福音。
46歲的王先生家住青山,去年5月,一場車禍導致他的右眼嚴重撞傷,鞏膜、結膜裂傷,眼瞼缺損,視力僅剩少許光感。為保住眼球,防止眼球萎縮,王先生曾多次接受手術。
去年底,王先生再次出現(xiàn)右眼充血、硅油乳化等并發(fā)癥。為免受取油—注油反復手術之苦,王先生慕名找到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東院眼科主任陳震。
陳震主任檢查發(fā)現(xiàn),王先生右眼球眼壓極低,幾乎測不出來,已經出現(xiàn)了萎縮,且角膜局部斑翳,虹膜及晶狀體缺如,視網(wǎng)膜脫離等。按常規(guī)治療方法,即使再次進行硅油填充手術,也避免不了會出現(xiàn)許多痛苦的并發(fā)癥,而且最終將面臨摘除眼球的嚴重后果。
陳震主任解釋,人類的眼球約4/5的容積是由玻璃體組成的,整個玻璃體的組成99%是水,1%為膠原,正常情況下呈現(xiàn)出透明的凝膠狀態(tài)。正由于玻璃體里有液體和一些纖維組織,我們的眼球才能被充滿。但是, 自然玻璃體卻不可再生,當發(fā)生玻璃體視網(wǎng)膜疾病時,必須通過手術切除自然玻璃體后,填充合適的人工玻璃體替代物。目前,臨床常用的填充物主要有空氣、惰性氣體、硅油等。然而,長期的硅油填充,容易導致一系列的并發(fā)癥,如并發(fā)性白內障、繼發(fā)性青光眼、角膜變性、硅油乳化、甚至可移行至視網(wǎng)膜下和視神經,造成視神經纖維的髓鞘脫失,導致視力永久喪失,最終因無法保持眼球外形而不得不摘除眼球。
為了挽救王先生的眼球,經專家縝密討論,決定為他施行“折疊式人工玻璃體球囊植入術”。這也是湖北省首次應用該項技術。
8天前,陳震主任團隊為王先生進行了植入手術。通過小切口將折疊式人工玻璃體球囊植入到眼內后,從引流閥注入硅油,支撐眼球,恢復眼壓,隨后將引流閥固定在結膜下,手術順利完成。
由于植入的人工玻璃體精細模擬了自然玻璃體的結構,能夠有效恢復自然玻璃體的視網(wǎng)膜支撐、眼屈光、細胞屏障等主要生理功能,避免了繼發(fā)青光眼、角膜帶狀變性、硅油向其他組織遷移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目前,王先生恢復良好,本周即可出院。
陳震主任表示,過去,嚴重的眼外傷患者以及視網(wǎng)膜脫離手術失敗多次的患者,都面臨著摘除眼球的嚴重后果。人工玻璃體球囊植入新技術不僅避免了填充介質——硅油與眼內組織結構的直接接觸而帶來不良反應,它還可長期填充在眼內,解決了玻璃體替代物不能長期停留在眼內、不能長期頂壓視網(wǎng)膜或需反復手術等問題,更避免患者眼球摘除。人工玻璃體球囊不僅能夠保住患者自身的眼球,防止摘除眼球對患者帶來的巨大心理和生理傷害,而且部分患者的視力還能夠有所保留。
據(jù)悉,折疊式人工玻璃體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產品,為全球首創(chuàng),于2017年7月在我國正式獲批,目前已在歐盟多個國家投入臨床使用,得到較好的反響。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玻璃體 眼球 手術 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