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張砥:用厚重的作品傳揚共和國的紅色

2019年03月08日 14:57 | 作者:張砥 |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作者:張砥

“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無數(shù)的先烈鮮血染紅了我們的旗幟,我們不建設好他們所盼望向往、為之奮斗、為之犧牲的共和國,是絕對不行的?!绷暯娇倳浛赐麉⒓诱f(xié)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凝神靜聽一位委員講述《血戰(zhàn)湘江》的幕后故事并由衷感慨。一番話鏗鏘有力、重若千鈞,激起廣泛共鳴。

中國革命史既是一部建黨史、建軍史、建國史,也是一部充滿硝煙的戰(zhàn)爭史。革命初期,“藏山穴二十余年”的《共產(chǎn)黨宣言》中文全譯本,映照著共產(chǎn)黨人甘愿為之獻身的不變信仰;長征路上,“半截皮帶”見證了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一心跟黨走的堅定信念;抗日戰(zhàn)場上,勇往直前的不屈身影,折射著中國人民“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家國情懷……一段段風云激蕩的革命歷史,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不僅蘊藏著我們“從哪里來”的精神密碼,更標定了我們“向何處去”的精神路標。時代或許有異,挑戰(zhàn)或許不同,但如山的理想、如磐的信念、堅定的志向,卻始終是我們前行的動力,值得不斷回望。

有人說,傳統(tǒng)不是守住爐灰,而是熱情火焰的傳遞。“共和國是紅色的”,可現(xiàn)在的年輕一代沒有經(jīng)歷過血與火的考驗,缺少生與死的磨練,再加上思想文化多元多樣,“紅色”本身的價值內(nèi)涵正在遭受來自多方面的侵蝕。君不見,當前輿論場中,解構之風時常泛起,戲謔調(diào)侃英雄、虛無矮化崇高仍有一定市場;網(wǎng)上網(wǎng)下“八卦”紛飛,明星私事鎖定大量注意力;熒屏不少雷劇爛作,宮斗權謀“槽點滿滿”……以至于在不少人觀念當中,“紅色”似乎成了某種虛飄的存在,黨史、國史似乎因“離人太遠”成了文藝創(chuàng)作不愿觸及的題材。怎樣深入挖掘紅色傳統(tǒng)、生動展示紅色基因,恐怕是守衛(wèi)好紅色共和國不可回避的重大課題。

“不能被輕歌曼舞所誤,不能‘隔江猶唱后庭花’?!笨倳浀奶嵝?飽含著對歷史的深刻洞察,寄托著對現(xiàn)實的犀利思考。是的,我們并非沒有英雄,也從來不缺乏英雄,但不可否認,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文藝界投注給英雄的目光實在太少。俄羅斯無名英雄紀念碑上的一句話廣為傳頌: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永世長存??渴裁从朗篱L存?難道不應該靠我們對英雄事跡的傳承、傳頌么?革命傳統(tǒng)是無比珍貴的精神富礦,更是潛藏珍寶的創(chuàng)作富礦。以更加多樣的藝術形式,以更加豐富的文藝作品,展現(xiàn)紅色故事、激活紅色血脈,是讓更多人發(fā)現(xiàn)歷史、傳承精神的必由之路。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砥礪奮進,我們的國家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文藝工作者秉持不變的初心適應巨變的時代,努力于歷史褶皺中發(fā)掘那些直擊人心、觸發(fā)共鳴的故事、人物與細節(jié),于風雷激蕩中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定能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讓文藝創(chuàng)作精品迭出、筑起“高峰”。(張砥)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紅色 共和國 中國革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