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招來濕氣的6個壞習慣

2018年08月01日 09:40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風、寒、暑、濕、燥、火”這致病的六淫邪氣中,殺傷力最強的是濕邪。不正確的生活習慣也會讓濕氣乘虛而入,危害健康。因此,建議大家一定要杜絕以下壞習慣。

睡不夠。從中醫(yī)角度來說,睡不夠就是脾虛的癥狀,睡好覺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建議每天晚上11點前睡覺,每天可以增加一些運動會讓睡眠質量更高。

口味重。腸胃功能的好壞關系到營養(yǎng)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油膩、過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都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fā)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癥反應。

愛吃涼。中醫(yī)認為,生冷食物,比如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chuàng)造入侵機會。因此不易過量食用,烹調時最好加入蔥、姜來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喝大酒。這是加重“濕毒”的關鍵因素,從中醫(yī)上來講,酒助濕邪,因此酒精盡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澆愁。

運動少。運動少的人常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濕氣大的表現。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身體還可能出現疾病。適當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進身體器官協調運作,加速“排濕”。

長期坐著。久坐會使人的腦供血不足,導致腦供氧和營養(yǎng)物質減少,加重乏力,失眠、記憶力下降等,還會引發(fā)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頭疼、頭暈。

這里,給大家推薦兩款祛濕粥:

茯苓粥:健脾祛濕。做法:茯苓15g,粳米50g。先將紅棗洗凈溫火煮爛,連湯放入粳米粥內,再加茯苓粉,可酌加紅糖。茯苓性甘、淡、平,歸心、脾、腎經,可利水滲濕,健脾安神,具有較強的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的鉀、鈉、氯等電解質的排出。

薏米赤小豆湯:健脾祛濕。做法:薏米30~50g,赤小豆30~50g。將薏米和赤小豆用清水洗凈,放進鍋內,熬煮一個小時,調味即可。它可以起到健脾利濕的功效,尤其適宜濕久化熱、口苦、尿黃、舌苔黃膩著食用。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主任醫(yī)師付國兵)

編輯:趙彥

關鍵詞:濕氣 壞習慣 祛濕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