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整改報告照抄是懶政惰政

2018年05月02日 15:01 | 作者:楊元戎 | 來源:經(jīng)濟日報
分享到: 

古語云,“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言明了對待過錯的應有態(tài)度。撰寫問題整改報告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黨員干部自我剖析、倒逼整改的過程,容不得半點馬虎。但是,現(xiàn)實中有些黨員干部對待問題整改敷衍了事,理應嚴肅莊重的整改報告卻東抄一句、西抄一句,有的甚至連地名都懶得改,這種變味的“拿來主義”是典型的懶政惰政。

對待過錯,“淺嘗輒止”易,“刺刀見紅”難,能否真心悔過,痛改前非,體現(xiàn)著人品,考驗著黨性。少數(shù)黨員干部因被“怕丟面子損形象、怕影響上級信任、怕丟烏紗帽”等私心挾持,明知錯了卻固執(zhí)己見,聽不進不同意見,聽不得“刺耳”聲音,缺乏察納雅言的勇氣和虛懷若谷的情懷。豈不聞“心底無私天地寬”,只有無私才能無畏,無畏才能正視錯誤,不帶私情、不繞彎子、敢于亮丑,才能改正錯誤、解決問題。

“諱疾忌醫(yī)”的故事,告誡我們對待自身過錯,要像對待疾病一樣,切忌藏著掖著,放任問題現(xiàn)象蔓延,否則就很可能養(yǎng)癰成患。縱觀近年來查處的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不難發(fā)現(xiàn),在組織巡察時,他們有的事不關己,虛與委蛇敷衍應付;有的也曾查出問題,但言出行不隨,整改走過場,搞“虛心接受、堅決不改”那一套;有的要么分析堅持庸俗哲學,“報喜不報憂”,問題輕描淡寫,始終找不準“靶心”……事實證明,不重視甚至無視整改而置身事外者,最終極有可能會貽誤“病情”,不僅害了自己,更會損害黨的形象,損害事業(yè)發(fā)展。

整改報告集中體現(xiàn)了黨員干部的“問題意識”,體現(xiàn)黨員干部能夠正視過錯、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開刀的勇氣和擔當。這需要相關黨員干部端正態(tài)度、主動配合,咨詢“保健”、整改“防患”、醫(yī)療“治病”,一步都不能少。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整改 報告 黨員干部 懶政 政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