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讀原創(chuàng) 讀原創(chuàng)

兩會上的“立體教科書”

2018年03月21日 10:58 | 作者:張惠娟 | 來源:人民政協(xié)網(wǎng)
分享到: 

兩會上的“立體教科書”
人民政協(xié)報記者 張惠娟

在教育42組,有四位來自軍校的委員:國防大學國防經(jīng)濟研究中心教授姜魯鳴、陸軍裝甲兵學院教授滿開宏、空軍航空大學教授楊承志以及火箭軍指揮學院教授張金成。

在其他委員看來,或許軍人就是軍人,只是職位不同。但在校長出身的委員們看來,“軍人”這個職業(yè)對成長中的學子而言是一個寶貴的“課程資源”,是進行勵志教育的“立體教科書”。

鏡頭一:

軍人委員寄語“血性男兒”

C20180321002-zx12

小組會議間隙,唐江澎委員請姜魯鳴、滿開宏、楊承志、張金成四位軍校教授委員寄語中學生。圖為張金成委員正在寫寄語。 記者 張惠娟 攝

3月12日,在小組會結束后,全國政協(xié)委員、江蘇無錫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拿起了精心準備的筆和信箋,向同組的四位軍校教授委員表達了一個“心事”:

“現(xiàn)在的男孩,多少有點文弱和柔嫩,少了些男兒氣概,少了些鐵肩擔當?!碧平煳瘑T的憂慮,得到四位軍校教授委員的共鳴。

作為校長,唐江澎委員特別注重學生精氣神的培養(yǎng)。為了讓男孩更有男孩的氣魄,多年來他堅持把“培養(yǎng)生命旺盛、精神高貴、智慧卓越、情感豐滿的人”作為學校的人才規(guī)格標準。為此,就是在時間如此緊張的高中,他還要保證學生們“天天一節(jié)體育課,每天鍛煉一小時”;每年11月25日(無錫淪陷紀念日),學校都會組織學生沿著學校歷史上熱血校友奔赴抗日前線的路線徒步急行軍30公里。且行軍途中,要求“紅旗不倒、隊伍不散、腳步不亂,男生要替女生背行李?!钡?唐江澎委員感覺到,對青年學子而言,光有身體上的鍛煉還不夠,在精神上也亟須歷練,以此才能培養(yǎng)出有國家使命擔當意識、有錚錚鐵骨精神的大國公民?!八奈卉娙宋瘑T們身上有一種正能量,流淌著鐵血男兒的血液,對學生而言,您們本身就是很好的教科書。希望您們能為成長中的青年男兒寫幾句期許的話……”

“好!我們?nèi)χС?。能為學生們做些事情,很開心?!碧平煳瘑T的“良苦用心”得到四位軍校教授委員的一致贊同。

對待這個“命題作業(yè)”,四位軍校教授委員也頗為用心,他們在一起琢磨了一下措辭,然后在信箋上鄭重地題寫下這樣幾句話:“實現(xiàn)中華復興中國夢,捍衛(wèi)國家安全,需要一大批血性的有志男兒!”文末,他們還聯(lián)合簽上自己的名字。

“這些寄語不僅是寫給我們學校的學生,更是在寄語所有的青年男兒!”唐江澎委員略顯激動,他們當中有將軍、有軍官,他沒想到大家對中學生的成長如此關切、如此用心,“感謝大家在會場間隙為中學生上了很好的一堂課,這是他們在課本上所學不到的。我回去要將您們的寄語傳達,讓男孩子都成長為血氣方剛的有志男兒、未來的大國脊梁!”唐江澎委員激動地說。

鏡頭二:

用“家國情懷”打成長底色

“軍民融合戰(zhàn)略涉及中央和國家多個部門,不能單打獨斗、獨立作戰(zhàn)。對教育系統(tǒng)而言,實施軍民融合戰(zhàn)略,既有人才培養(yǎng)的任務,又有科學研究的任務,特別注重對學生家國情懷的教育?!?月6日下午,在教育界別委員的聯(lián)組會上,軍官上校楊承志委員提出了自己對加強跨部門聯(lián)動促進軍民融合的思考,文字背后流露出家國情懷的教育源頭。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因此,作為奠基工程的教育事業(yè),必須承擔起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將家國情懷培育作為新時代立德樹人工作的邏輯起點、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月10日,在大會堂舉行的第三次全體政協(xié)委員大會上,王歡委員所作的大會發(fā)言,也直奔家國情懷的主題。

“楊委員,我特別認同您的觀點,軍隊院校和地方院校需要互相學習,尤其是精神上的成長?!薄巴跣iL,您做得很好,家國情懷的教育,就要從小學生抓起?!?月13日,一次小組討論會后,王歡委員和楊承志委員恰好同時走出會場,再次談起了家國情懷教育。

“我們要讓家國情懷成為孩子們成長的人生底色,讓他們在國際視野中理解家國情懷的深刻內(nèi)涵,既能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深入認知,又能理解世界多元文化,在世界舞臺上發(fā)出中國聲音、傳播中國符號?!蓖鯕g委員向楊承志委員介紹了史家小學平時在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博物館、圖書館等場所資源優(yōu)勢,來進行家國情懷和民族精神文化的教育實踐。楊承志委員也結合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介紹了他在軍校所受到的“家國情懷”的浸潤和滋養(yǎng),以及對人生的影響。

“從小學到大學垂直教育體系內(nèi),內(nèi)化于心的家國情懷教育,會使受教育者生發(fā)理想信念,生成凌云壯志,積累內(nèi)心力量,鑄就靈魂工程……”圍繞如何開展家國情懷的育魂工程,一位小學校長和一位空軍教授,從一座樓的會議室一直聊到另一座樓的電梯里,不斷碰撞出新的火花。這份交流也使得王歡委員一份《關于將家國情懷培育作為新時代立德樹人工作邏輯點的建議》的提案不斷優(yōu)化,最終交到了大會提案組。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全國政協(xié)委員 教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