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甲狀腺疾病的預防與調理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產(chǎn)生和分泌的甲狀腺激素T3、T4 作用于身體的各個器官,全面調節(jié)機體的新陳代謝活動,也是人體生長、發(fā)育不可缺少的重要調節(jié)激素之一。當一些原因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通常稱之為“甲亢”)或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通常稱之為“甲減”)時,機體就會出現(xiàn)一系列相關臟器代謝增快或減慢的表現(xiàn)。由于多數(shù)甲狀腺疾病的早期表現(xiàn)無明顯特異性,并且是漸進發(fā)展的,因此容易被忽視;但是甲狀腺疾病的有些危害如心律失常、肝臟損害、骨質疏松、肌肉損害、甲亢性眼病等又是非常嚴重的, 因此及早對甲狀腺疾病進行防范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何早期發(fā)現(xiàn)甲狀腺疾?。?/strong>
甲狀腺疾病的早期表現(xiàn)不一定明顯,但還是有一些蛛絲馬跡可以起到提示作用,出現(xiàn)下列情況應提高警惕,及早到醫(yī)院檢查。
1. 提示甲狀腺功能亢進的一些線索。例如,心慌、氣短;全身疲乏無力;雙手發(fā)抖;怕熱多汗、皮膚潮濕;吃得多、容易饑餓;體重下降;大便次數(shù)增多;性情變得急躁;反復心律失常,如房顫等。
2. 提示甲狀腺功能減退的一些線索。例如,乏力、疲勞、愛犯困;總感覺怕冷;記憶力下降、情緒低落;體重增加;皮膚干燥、指甲變脆;時常便秘;手足發(fā)緊、發(fā)脹;頸部腫脹;心跳變慢;女性月經(jīng)量大或月經(jīng)不調。
3. 提示甲狀腺腫大的一些線索。例如,脖子、頸部變粗;衣領發(fā)緊;呼吸不暢、吞咽困難以及頭面部、上肢浮腫:由于腫大甲狀腺壓迫氣管、食管及周圍血管所導致。
4. 容易得甲狀腺疾病的人群應定期到醫(yī)院檢查,及早診斷和治療。例如,甲狀腺疾病家族史;年齡大于60歲;接受過甲狀腺放射性治療者;接受過甲狀腺手術者;有過甲狀腺功能異常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如1型糖尿病、風濕性疾病等。
為明確甲狀腺疾病,這些檢查應該做
1. 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及甲狀腺抗體的測定:包括T3、T4、TSH(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和TRAb抗體,了解甲狀腺功能,有無亢進、減低以及自身免疫性致病因素等。
2. 甲狀腺超聲:了解甲狀腺有無腫大、有無結節(jié)或腫瘤以及甲狀腺血流情況
3. 甲狀腺碘131攝取率測定:主要用于“真甲亢”與“假甲亢”的甄別,但是該檢查懷孕期和哺乳期婦女是禁止的
4. 甲狀腺穿刺檢查:主要用于區(qū)別甲狀腺結節(jié)的良惡性。
甲狀腺疾病的調理
甲狀腺疾病與情志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因此自我調理很重要。
情志調理:要多培養(yǎng)一些興趣愛好,精神上有寄托,行動上有目標,家庭成員多關心、多鼓勵、多包容,既有利于自身良好情緒的調節(jié),又可以避免不良情志刺激與再度傷害。
生活調理:要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對于辛辣食物、濃茶、咖啡、可可、酒以及煎炸、燒烤等油膩性食物盡量避免,尤其對于甲亢突眼者,戒煙尤為重要。碘是甲狀腺激素合成的原料,避免進食含碘過多食物(如裙帶菜、海帶、紫菜等)對于甲狀腺疾病的調理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患有甲亢者。
運動方式:要選擇溫和的一些項目,如散步、慢跑。運動量要個體化,以自己耐受力為標準。在甲亢急性期,尤其伴有肝損、白細胞下降時,不適合鍛煉,避免加重病情。
藥物治療管理:藥物治療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趨利避害。
1. 治療甲亢的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是白細胞減少、肝功能異常、藥疹等,藥物服用過量時會產(chǎn)生藥物性甲減,因此既要按時服藥,又要規(guī)律監(jiān)測肝功、血象、甲功,避免因不適當用藥給身體帶來不必要的危害。
2. 甲減的治療主要是甲狀腺激素的補充:缺多少,補多少。補少了,達不到治療目的;補多了,導致藥物性甲亢。因此甲功監(jiān)測要規(guī)律,藥物調整要及時。治療甲減常用藥物是左旋甲狀腺素鈉(簡稱L-T4)。L-T4最好空腹、早餐前60分鐘服用,如果劑量大,有不良反應,可以分多次服用。進行甲功檢查時,應該先抽血后服藥,避免藥物對甲功結果的影響。
3. 對于有慢性甲狀腺炎、甲狀腺結節(jié)者,需定期監(jiān)測甲狀腺功能,并進行甲狀腺超聲檢查,了解疾病變化情況,必要時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甲狀腺結節(jié)必要時可進行甲狀腺穿刺檢查,及時明確病變的性質。
早防、早治甲狀腺疾病,有助于減少其對機體的危害。有甲狀腺疾病家族史以及上面提到的危險因素和可能線索者,應定期進行甲狀腺相關檢查。當然,有甲狀腺疾病者也不要有太多的心理壓力和負擔,只要將心理狀態(tài)調整好、生活習慣調理好、監(jiān)測手段利用好、治療藥物運用好,甲狀腺疾病對人體的不良影響是可以預防和改善的。(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y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yī)師 程飛)
編輯:趙彥
關鍵詞:甲狀腺疾病 預防 調理 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