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記者手記:澳門的年味兒

2018年02月15日 16:40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澳門2月15日電(記者郭鑫)剛剛過去的西方情人節(jié),在澳門這個中西文化交匯的小城里,反倒是出奇的“平靜”。除了偶爾遇到手捧鮮花的戀人,即便是在游客云集的景點,也沒見多少商家賣力地促銷,這有些出乎記者的預料。

也許是已經(jīng)到了臘月二十九(2月14日),在意傳統(tǒng)的澳門人都在忙著籌備春節(jié),商家也只好對“洋節(jié)”選擇性地忽略。記者幾天來看到的、感受到的是,澳門的年,別具風情,在西方文化數(shù)百年的激蕩下,反而沉淀出更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

“二十三,糖瓜粘”,中國人傳統(tǒng)上往往把這一天當作年關的起步。而在澳門,臘月二十三(2月8日)家家戶戶送灶神,澳門人稱之為“謝灶”。按照傳統(tǒng),澳門人在這一天給灶神供上灶糖,意為“用糖封住灶神的嘴”,希望灶神上天到玉帝面前言好事,不要講壞話。

澳門的年味兒也是從這一天開始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此前大大小小的社團春茗活動到此時基本告一段落,還沒有舉行的放到年后,讓年節(jié)最美好的時光回歸家庭。

澳門的各大景點,都在此前后陸續(xù)裝點上彩燈。運送金桔樹的車輛在大街小巷穿梭,無論是商家還是居民樓,大門口都要擺上兩盆金燦燦的桔樹,增添喜慶。澳門的花市會連辦三天,供應的多是金桔、桃花、水仙、富貴竹等盆栽植物,寓意花開富貴、前程美好。

中國人照例要籌備年貨。澳門今年的年宵市場依舊在塔石廣場舉辦,除了彩燈、對聯(lián)、福字等等傳統(tǒng)年貨的攤位,今年還多了大學生的身影,他們設計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給市場增添了不一樣的生氣。

按照澳門年俗專家的說法,澳門的年從臘月二十八(2月13日)正式開始。二十八在廣東話里的諧音是“易發(fā)”,企業(yè)老板在這一天通常要請員工們吃“團年飯”,以求來年生意興隆,財運亨通。

到了除夕夜,澳門人也要在“守歲”中度過,一樣是吃年夜飯、看春晚、打麻將,一家人一同守候新年鐘聲敲響。這樣的守歲,又讓人們覺得和內(nèi)地并沒什么不同。

雖然有著西方文化深刻的影響,但澳門的民間信仰依舊生生不息。在媽閣廟,人們會在除夕夜23點搶上頭香。23點是子時的開始,在傳統(tǒng)的歷法上,已經(jīng)拉開新年的序幕。

到了春節(jié)的正日子,澳門人講究“利市”,“利市”就是紅包的意思。友人告訴記者,從初一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隨身要帶著紅包,因為不同于內(nèi)地尤其是北方的壓歲錢,在澳門社會,長輩見到晚輩、老板見到員工都要“利市”,久而久之,見到熟人也要“利市”。也不同于北方“壓歲錢”出手闊綽,“利市”少則幾塊,多則十幾,無非就是意思意思,討個吉利。

大年初二,則是“開年”,澳門人家家要吃“開年飯”,餐桌上必備的是生菜、鯉魚和發(fā)菜,寓意“生利”“發(fā)財”。開了年,直到正月十五元宵佳節(jié),澳門社會又會回到中國傳統(tǒng)的春節(jié)習俗中,同樣是煙花爆竹,舞龍舞獅,歡天喜地。

但澳門畢竟是中西合璧的地方,春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或多或少也會融入西方的色彩。這幾天,從澳門科學館到旅游塔的孫逸仙大馬路,沿途已經(jīng)被彩燈裝點完備,為的就是迎接大年初三的花車巡游。這就是每年一度凸顯澳門中西合璧特色的年節(jié)活動了,尤其受到年輕人和游客的歡迎。這天夜里,澳門塔外海的海面上,還會燃放起煙火,迎接戊戌狗年的到來。

這便是澳門的年味兒,為忙碌一年的人們送上團圓的慰藉和溫暖的祝福。(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澳門 記者 味兒 傳統(tǒng) 澳門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