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醫(yī)訊同期聲醫(yī)訊同期聲
我國公民自愿捐獻器官案例逐年增長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余曉潔、余恕原)“那是您身體綻放的玫瑰,那是您獻出的珍貴禮物……盲人將重見光明,心臟將再次跳舞,那是您架起的生命之橋,那是您筑就的生命之路?!?/p>
21日,北京大學國際醫(yī)院與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中國器官移植發(fā)展基金會攜手舉辦“生命之約,大愛傳遞”器官捐獻志愿登記主題活動。10名北京大學國際醫(yī)院黨員代表深情朗誦《生命的禮物》。
活動現(xiàn)場,醫(yī)務人員耐心介紹器官捐獻的政策、知識、捐獻途徑及意義。不少人加入到器官捐獻的行列中來,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表》上鄭重填寫個人信息和自愿無償捐獻的器官。
器官捐獻不僅是醫(yī)學技術發(fā)展的重要標志,更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xiàn)。我國從2015年1月起全面停止死囚器官來源,公民自愿捐獻為唯一器官合法來源,標志著我國器官捐獻移植事業(yè)進入嶄新發(fā)展階段。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眹倚l(wèi)計委醫(yī)政醫(y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說。2015年,我國公民自愿捐獻器官案例為2766例,2016年為4080例,2017年截至目前已達4529例,比2016年同期增長30%,已超過去年的總和。
一項針對中國民眾的“器官捐獻公眾意愿調查”顯示,98%的參與調查者贊同器官捐獻,94%的參與調查者愿意成為器官捐獻志愿者。在不愿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愿者的人群中,有46%的參與調查者表示因為“不知道在哪登記或手續(xù)太繁瑣”。
北京大學國際醫(yī)院院長陳仲強表示,器官移植的第一步就是找到愿意捐獻器官的志愿者。我國已成為器官捐獻的第二大國。但由于人口基數(shù)大,我國器官捐獻工作形勢依然嚴峻,很多患者正在等待器官移植。我們需要讓更多人了解器官捐獻知識、登記步驟,進而加入志愿捐贈行列。
編輯:趙彥
關鍵詞:我國公民 自愿捐獻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