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照亮新聞人的精神家園

2017年11月08日 08:35 | 作者:殷陸君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深情描摹“家”的場景,用心講述“家人”的故事,通過一個個細節(jié)品讀職業(yè)、傳遞感動……細心的人不難發(fā)現(xiàn),在今年的“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中,記者們不僅樂于分享新聞工作的責任堅守、酸甜苦辣,也對記協(xié)這個“記者之家”寄托著特殊的情感與希冀。

“茫茫九脈流中國,縱橫當有凌云筆”。新聞工作記錄時代風云、引領輿論方向,新聞事業(yè)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新聞從業(yè)者始終奮進在時代前沿。對于優(yōu)秀的新聞記者來說,“一支筆,能抵三千毛瑟槍”。但個體的作用總是有限的,團結起來力量大。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新聞人一旦攜起手來,便能凝聚推動時代發(fā)展的強大正能量。

QQ截圖20171108082820

今年記者節(jié),適逢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八十華誕。回溯歷史,中國記協(xié)的前身,是誕生于抗戰(zhàn)烽火中的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協(xié)會?!扒嘤洝本壠鹩谥芏鱽硗镜某珜Ш椭С?,由范長江、惲逸群、楊潮、夏衍等老一輩新聞工作者在上海創(chuàng)立,一經面世就掀起風雷。“青記”通過機關刊物《新聞記者》團結和鼓舞會員,其創(chuàng)刊號以刊登大家簽名方式,堅定了抗戰(zhàn)的決心,反擊了投降派的活動。八十載崢嶸歲月,中國記協(xié)鞭撻假惡丑、弘揚真善美,唱響主旋律、釋放正能量,堅持謳歌時代、禮贊人民,日益成為記者的心靈歸宿與精神家園。

范長江曾對“青記”會員們寫道:“作為一個新聞記者,一是必須絕對忠實,必須以最客觀之態(tài)度,從事新聞工作;二是必須生活于自己正當收入的工作中,絕不拿任何方面的一個銅板的津貼?!边@兩句話,后來成為許多記者一生的座右銘?!坝浾咧摇保饶転樾侣劰ぷ髡咛峁┘业臏嘏?、家的味道,更能讓人濡染職業(yè)風尚,為人指引人生方向。在這里,共同的志趣,讓人感受著共擔的事業(yè)、共通的情懷、共融的發(fā)展。在這里,共同的夢想,激勵人在時代的激流中,以文載道、成風化人、奮勇向前。

一個人無論走得多遠,家永遠都是深情回望的方向,永遠都是前進力量的源泉。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記協(xié)提出建設“記者之家”的總目標,情真意切、語重心長。親切而又實在的叮囑,映照著領導人對記協(xié)的殷切期望,飽含著對新聞工作者的深沉厚愛。建設好、維護好全體新聞工作者的大家庭,讓新聞人時刻體會到“有家的感覺真好”,這是新時代記協(xié)工作的價值所在,也是中國記者的幸之所在。

“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chuàng)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黨的十九大報告為加強和創(chuàng)新新聞輿論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為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聞輿論工作天地廣闊,新聞工作者任重道遠。攜手共建新聞人的美好園地,引領大家多從精神家園汲取力量,記協(xié)作為“記者之家”,必將凝聚更多正能量,激蕩起百萬新聞工作者為人民書寫、為新時代放歌的豪情壯志。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新聞 新聞工作 聞人 精神 家園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