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中國名片”讓世界看到自信中國

2017年08月04日 08:20 | 作者:王萌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從連接馬爾代夫首都馬累和機場島的中馬友誼大橋,到被肯尼亞人譽為“世紀鐵路”的蒙內鐵路;從占據印度市場半壁江山的中國智能手機,到亮相英國曼徹斯特街頭的共享單車;從荷蘭、柏林等地掀起的熊貓熱,到“圈粉”世界的中國美食……在世界的舞臺上,涌現出越來越多的“中國名片”。

u=1324070368,3238380565&fm=26&gp=0

近些年,一個個打上了中國標記的基礎設施、科技成果、文化元素,正成為一張張國家名片,以耀眼的姿態(tài)驚艷世界。每一張“名片”,都顯示著中國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質,展示著中國近年來的發(fā)展速度,讓世界看到一個更加自信的中國。

“中國名片”讓世界看到中國創(chuàng)新發(fā)展新風貌。

中國在變,世界眼中的中國形象也在變。從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火藥、造紙術、指南針、印刷術,到外國青年評出的中國“新四大發(fā)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網購,對中國的認知正在被刷新,中國正在許多領域成為全球創(chuàng)新高地。

神舟飛船、天河計算機、北斗導航、“墨子號”衛(wèi)星……近年來,中國在前沿領域的創(chuàng)新持續(xù)加快,一批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并引領國際。一個個響亮的中國品牌,成為國際上閃亮的“中國名片”。

“中國名片”讓世界看到中國開放共享新姿態(tài)。

從古絲綢之路上的悠悠駝鈴到“一帶一路”上的合作共贏,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從未停止。走向世界的“中國名片”更成為當今中外交流的載體,展現出東方大國的開放自信和包容共享。

中國高鐵技術標準不僅適應中國國情路情,還兼容了不同國家鐵路制式,可適用于世界絕大部分地區(qū)。截至2016年,中國輸出到各國各地的鐵路里程已有3000公里,在技術上沒有保留,讓海外民眾享受到中國科技成果;來自中國的大熊貓頻頻漂洋過海、遠赴他鄉(xiāng),不管來到哪里,總能激起民眾內心的愛意,成為釋放東方善意、激蕩世界情感共鳴的友好使者;在華外國留學生最想帶回家的“中國特產”支付寶,正在海外落地應用,為當地民眾帶去便利……從產品到文化,從技術到標準,走向世界的“中國名片”,正在成為各國人民共享的財富。

“中國名片”讓世界看到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趨勢。

據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統(tǒng)計,世界知名品牌占全球商標總量的比重僅為3%,卻占據了全球市場40%的份額和50%的銷售額。品牌是國家形象和經濟實力的代表。近年來,中國加快培育自己的世界級品牌和“國家名片”,并將其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發(fā)力點和助推器。未來,中國將繼續(xù)圍繞加強品牌建設、發(fā)展品牌經濟這條主線,推進自主品牌持續(xù)發(fā)展,打造更多國家名片。

中國名片,讓世界看到更強大、更自信的中國。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中國 世界 中國名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