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tǒng)一戰(zhàn)線 統(tǒng)一戰(zhàn)線

雙語教育筑牢內蒙古民族團結進步基礎

2017年06月23日 15:06 | 作者:劉軍 賈立君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在內蒙古師范大學的校徽上,一把由蒙古文字“教師”化作的鑰匙格外引人注目。師大教務處副處長吳海山告訴記者,2002年,學校以突出蒙古族文化元素為設計理念,重新設計校徽,展現(xiàn)雙語教學的特色與氛圍。

掌握雙語,就多了一把打開不同民族心扉的鑰匙。

作為支撐起民族教育大廈的“骨干”,內蒙古雙語教育歷經70年發(fā)展,形成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完備體系,不僅培養(yǎng)了大批民漢兼通人才,而且為促進民族交流、增進文化認同、筑牢“人心防線”打下堅實基礎。

內蒙古自治區(qū)教育廳民族教育處處長楊惠良介紹,1947年,內蒙古只有民族中小學381所,在校少數民族學生2.2萬人。目前,全區(qū)有民族中小學502所,加上民族幼兒園和雙語授課大學生,在校生近50萬人,其中,實行民漢雙語教學的人數超過30萬。

內蒙古尊重規(guī)律、結合實際,出臺了一系列加強民族教育的法律法規(guī),保證雙語教育依法、健康發(fā)展。楊惠良說,以民漢兼通為基本目標,內蒙古構建起從學前、中小學到高等學校各階段有效銜接,覆蓋教師培養(yǎng)、教材建設、教學理念、招生升學、就業(yè)服務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雙語教育體系。

“剛建校時,蒙古文教材曾經一片空白。”吳海山說,65年來,學校累計編譯蒙古文教材963部,形成門類完整的蒙古文教材系統(tǒng)。

2011年春季開學,內蒙古所有的雙語教學中小學生率先享受到“12年免費教育”政策;在財政并不寬裕的情況下,內蒙古用于支持民族教育發(fā)展的專項資金從“十五”時期的不到1億元,提高到“十二五”時期的近20億元;今年,作為“節(jié)儉辦慶”原則下的特殊安排,內蒙古投資5億元對40所民族學校做標準化改造。

近年來,面對嚴峻的就業(yè)形勢,雙語教育生源一度衰減,內蒙古出臺專門措施,促進高校蒙古語授課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受政策引導,在全區(qū)中小學在校生總數逐年下降的情況下,蒙古族學生接受雙語教育的人數逐年增加。

數據顯示,在從幼兒園直至高校的各個辦學層次中,蒙古族在校學生所占比例,均超出了其人口所占比例。辦學質量方面,全區(qū)所有民族中小學、幼兒園均達到了當地同級同類中的優(yōu)質水平。

一大批少數民族優(yōu)秀人才成為各行業(yè)、各領域的佼佼者。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不僅掌握雙語,而且熟悉與尊重語言背后的文化,能在多元一體的文化環(huán)境中游刃有余,有效化解實際矛盾,成為遍布社會肌體的民族團結“細胞”。

雙語人才建功立業(yè),留下來是基石,走出去是紐帶。多年來,內蒙古向黑龍江、遼寧、吉林、新疆、青海等省份輸送了數以萬計蒙漢兼通的人才,為維護民族團結,推動邊疆繁榮作出貢獻。

循著輝煌的足跡,回望內蒙古雙語教育“百花園”時,我們聽得見呼倫小學“五彩呼倫貝爾兒童合唱團”孩子們的天籟,看得到師范大學同學們用蒙漢兩種語言誦讀中華經典,讀得懂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園里心懷夢想、立志成才的年輕人自信的眼神……一個多層次、高素質、復合型少數民族人才的培養(yǎng)基地已經形成。

在雙語教育澆灌下,民族團結之樹結出了各民族之間互相欣賞、互相學習的碩果——兼具包容性、英雄性、開放性、多元性的“草原文化”日益散發(fā)出迷人的魅力。

如今,博采各民族之長的“草原文化”,已滲透到從語言到藝術,從服飾到飲食,從性格到氣質的方方面面,塑造了內蒙古各族同胞互相尊重風俗習慣、重視民族文化傳承、包容開放、維護團結的社會品格。北疆安寧,雙語教育功不可沒。(劉軍賈立君)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雙語 內蒙古 教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