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公益不該是有錢人的專利

2017年05月23日 15:23 | 作者:陶舜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近日,梨視頻對中國著名企業(yè)家的退休志向作梳理后發(fā)現,在馬云、王健林、李彥宏、董明珠等人的退休計劃中,公益不約而同地成為重心。

在視頻里,馬云說:“我想做公益,做老師,做環(huán)保,世界如此美好,我為什么總要做阿里巴巴集團的CEO?”李彥宏說,他想建一個植物園,把北京沒有的各種各樣的植物都引進來。董明珠想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管理經驗傳授出去。王健林說,他走了好多地方,覺得扶貧模式都不理想,“將來我想如果有可能,我退下來以后,我包一個縣,看看能不能創(chuàng)造一個模式,如果把這個縣翻了身,也許把它推而廣之?!?/p>

大佬們之所以都重視公益,是因為公益事業(yè)在未來將越來越重要,這些企業(yè)家比普通人更早地意識到這種趨勢,他們也完全有能力為公益事業(yè)貢獻力量。

放眼全球,公益的未來依然任重而道遠。比爾·蓋茨2010年在哈佛大學演講時說:“在那些貧窮的國家,每年有數百萬的兒童死于那些在美國早已不成問題的疾病。麻疹、瘧疾、肺炎、乙型肝炎、黃熱病,還有一種以前我從未聽說過的輪狀病毒,這些疾病每年導致50萬兒童死亡……”全球公益供給仍遠遠趕不上需求,公益事業(yè)也期待一場徹底的供給側改革。

“互聯網+公益”有科技驅動、人人行動、國際聯動、方便時尚的特點,其聚合效應和關系鏈分享是善與愛的傳遞通道。如今,公益已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越來越成為全民的舉手之勞。

企業(yè)的領導者紛紛走進公益,讓我們看到經濟發(fā)展的另一個維度,那就是利他主義。自私能推動經濟發(fā)展,利他也一樣能推動經濟發(fā)展——現在能認識到這一點的人還不多。正如最好的扶貧不是撒錢而是造血,做公益最好的模式可能就是保持公益的心態(tài),同時尊重經濟邏輯?,F在到了給公益事業(yè)插上“互聯網+”翅膀的時候了!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公益 專利 公益事業(yè) 模式 經濟發(fā)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