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醫(yī)訊同期聲醫(yī)訊同期聲

九成藥品沒有兒童適應劑型

2017年04月07日 09:26 |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到: 

本報訊(記者賈曉宏)阿糖腺苷和阿糖胞苷兩種藥一字之差,前者是抗病毒藥,后者則用于治療惡性腫瘤。開了抗病毒藥,錯發(fā)成抗腫瘤藥,結果患兒服用后導致白細胞下降,類似的事件并不鮮見。宣武醫(yī)院主任藥師王育琴在近日舉行的藥源性疾病與安全用藥中國論壇上表示,隨著“全面二孩”時代來臨,兒童的用藥安全需要給予更多關注,才能讓孩子的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

兒童處于生長發(fā)育時期,許多臟器尚未發(fā)育完善,對許多藥物的代謝、排泄和耐受性尚未健全,使用不當很容易引起不良事件。比如肝臟能夠生成各種酶,幫助人體進行消化和吸收;但兒童的肝臟正處于發(fā)育中,肝酶分泌不足,在藥物的代謝中就有可能發(fā)生肝損害。

目前我國兒科“缺醫(yī)少藥”問題十分嚴重,90%的藥品沒有適宜兒童的專用劑型,經常以成人藥物和劑型來代替兒童藥物,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王育琴說,正是由于兒童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兒童的用藥安全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除了醫(yī)療機構的努力外,日常生活中,家長在給孩子服藥時,也要主要對照處方查看藥品,避免出現(xiàn)“吃錯藥”的情況。曾經有一個家長在窗口取藥時,將前一位患者遺漏在柜臺的藥品錯帶回到家里給孩子服用。這種藥有一種不良反應,叫做錐體外系反應,也就是孩子吃藥后脖子總是向后仰。剛開始到醫(yī)院檢查時醫(yī)生懷疑是腦炎,后來反復調查才發(fā)現(xiàn)孩子不是患上了腦炎,而是因為“吃錯藥”造成了不良反應。王育琴建議家長,拿不準如何用藥時,一定要到醫(yī)院的用藥咨詢中心去問問藥師,從而避免人為的因素導致藥品不良反應的情況。

編輯:趙彥

關鍵詞:九成藥品 兒童適應劑型 兒童用藥安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