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開個養(yǎng)藏身心的御寒方

2017年01月25日 14:39 | 來源:人民網(wǎng)-健康時報
分享到: 

“小寒大寒”是新舊交替,“運”、“氣”循環(huán)變化之始。這個時節(jié)天寒地凍,氣候卻也由“冬藏”轉(zhuǎn)至“春生”,天氣可能冷風刺骨,但也會有陣陣暖意。 在這樣的天氣變化中,若保養(yǎng)不當,很容易讓身體感覺不適,甚至引發(fā)或加重哮喘、心腦血管疾病等。所以根據(jù)天氣變化特點,我們要對飲食、起居、運動等做好時天時地時宜的調(diào)整,開出歲末辭舊迎新中適合自己的“御寒方”。

首先要防寒。防寒做得好,凍瘡不來找。 對于容易長凍瘡的人,可用辣椒根(或辣椒)煎水泡洗手腳,或者用柚皮150g、橘皮100g、生姜20g來煎水,熏洗浸泡患處每天一次;也可內(nèi)服當歸四逆湯(當歸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大棗10克,細辛3克、木通6克、炙甘草6克),煎水分3次服。

天冷了加衣服自然是保暖首選,但與此同時,露在外面的頭部、脖子、雙手也得做好保暖工作,這一點常常被人忽視,尤其是男士。俗話說,“神仙也怕腦后風”,作為諸陽之會的頭部保暖若做得不好,很容易引發(fā)鼻炎、頭痛等疾病,這也成了很多中老年人出現(xiàn)心腦血管疾病的誘因。頭部保暖也不能忘記口鼻,因為寒涼的空氣也容易讓抵抗力較弱的人患上急性鼻炎。要避免被鼻炎襲擊,除了戴圍巾、口罩之外,回到家還可以用溫水沖洗鼻腔。

“樹枯根先衰,防寒先暖腳”,寒冬里養(yǎng)血補氣離不開泡腳??扇」鹬?0g、砂仁6g、吳茱萸6g、白豆蔻10g、淫羊藿30g、生姜10片、仙茅10g泡足。而且熱水泡腳,水溫不要太高,用水量一定要淹沒過腳腕以上。泡完腳還可以適當按摩足底,因為腳底有很多穴位,能緩解疲勞,幫助睡眠。

小寒大寒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此時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處于相當緩慢的時候,我們應早睡晚起,著眼于“藏”,不輕易擾動陽氣,也不過度憂心操勞、躁動心神。但這并不意味著在“小寒大寒凍成一團”的時令里,我們就一路“靜”到底。

“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此言不虛。冬季適當適度地鍛煉對養(yǎng)生很有好處,運動能使血液循環(huán)加速,讓身體產(chǎn)生的熱量增加,提高人們的御寒與抵抗疾病的能力。 不過在“小寒大寒”節(jié)氣里,運動出汗的一冷一熱很容易感冒,而且冬天的早晨氣溫過低,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fā)時段,所以要注意,在室外活動最好等太陽出來之后再進行。鍛煉之前,可先進行些準備活動,如搓臉、伸展運動、拍打全身肌肉等。這樣不僅可以增強韌帶的彈性、關節(jié)的柔韌度,還能預防凍傷和感冒,不給誘發(fā)其他疾病的可乘之機。

飲食

從小寒到大寒,進補的食物量應逐漸減少,多添些具有升散性質(zhì)的食物,如肉桂、花椒、韭菜等,以適應春天萬物的升發(fā)??墒秤冒藢氾?、糯米飯,喝雞湯,燉羊肉白蘿卜,煲白胡椒豬肚湯等;年輕人別因過食肥甘厚味、辛辣之物長出痤瘡。

偏方

多食蔬菜根可使人身體強壯,增強身體的抗寒能力。冬天吃蔬菜根能御寒,取芹菜根60克,大棗10枚,水煎,吃棗喝湯效果好;將韭菜根搗爛濕敷,有消腫止痛之功效,可治跌打損傷。

用藥

冬天恰是進補的好時機,黃芪補氣升陽、益精固表、利水退腫,有增強人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的效應;當歸味甘微辛,可補血和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人參也是很適合冬日的補品。

穴位

南方人通過按摩陰陵泉、關元、腎腧等穴位,可溫陽化濕;北方人按摩關元、腎腧、太溪等穴位既可溫陽還能防燥滋陰。還可按摩加艾灸,每天睡前泡腳,然后按揉腳踝內(nèi)太溪,艾灸關元和腎腧各5分鐘。

保健

人體內(nèi)的血液得溫則易于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冬季保暖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晨早的慢跑、跳繩、踢毽等運動量小的活動還是要堅持進行鍛煉。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yī)院的七位專家審定,他們是肝病??浦魅吾t(yī)師池曉玲(節(jié)氣養(yǎng)生專家)、心血管病??浦魅吾t(yī)師陳伯鈞、中醫(yī)腎病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王立新、腦病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蘇巧珍、治未病中心主任醫(yī)師陳秀華、皮膚科主任醫(yī)師李紅毅、耳鼻喉科主任醫(yī)師楊朝杰。)

編輯:趙彥

關鍵詞:御寒方 大寒 小寒 冬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