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高齡孕婦拼生二孩風險高 需防止出生缺陷帶來負擔

2017年01月10日 09:07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蘭州1月9日電(記者張文靜、程楠)“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高齡孕產婦比例顯著增高。研究表明,女性年齡超過35歲以后生育,胎兒發(fā)生遺傳異常的風險更高?!闭谡匍_的甘肅省兩會上,甘肅省政協(xié)委員、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楊蘭直言,當前需防止因出生缺陷帶來的因病返貧。

楊蘭提供的一份數(shù)據(jù)顯示,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甘肅省預計每年出生新生兒將由30萬增加到36萬,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約20160例?!俺錾毕萋实脑黾佑袃煞矫嬖?,一是高齡孕產婦年齡越大,發(fā)生孕產期合并癥、并發(fā)癥以及出生缺陷的風險越大。當前,很多‘70后’高齡孕婦尤其是頭胎接受過選擇性剖宮產的搶生二胎,隨之而來的風險更大。二是農村地區(qū)觀念淡薄,加之經濟能力有限,想要二胎的家庭對常規(guī)產檢不重視?!睏钐m分析道。

楊蘭介紹,出生缺陷是指嬰兒出生前發(fā)生的身體結構、功能或代謝異常。出生缺陷不但嚴重危害兒童生存和生活質量,影響家庭幸福和諧,而且還造成巨大的社會經濟負擔和潛在壽命損失。根據(jù)她的調研,農村出生缺陷發(fā)生率高于城市,已成為農村家庭貧窮和因病返貧的主要原因,這一現(xiàn)象在貧困地區(qū)尤為突出。

楊蘭告訴記者,有研究顯示,出生缺陷兒中除20%—30%患兒經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獲得較好生活質量外,約30%在5歲前死亡,40%為終生殘疾,出生缺陷造成巨大的潛在壽命損失和社會經濟負擔。據(jù)測算,中國每年因神經管缺陷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億元,每年新出生的唐氏綜合征生命周期的總經濟負擔超過100億元,新發(fā)先天性心臟病生命周期的總經濟負擔超過126億元。

“因此,政府醫(yī)療衛(wèi)生等相關部門要不斷健全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服務網絡,加強出生缺陷篩查、診斷和治療康復等機構的建設,并加大加強相關政策研究,探索將出生缺陷防治納入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和醫(yī)療保障制度的長效機制,同時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出生缺陷防治,動員各方面的資源共同推進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以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率的發(fā)生?!睏钐m說。


編輯:趙彥

關鍵詞:高齡孕婦 全面二孩 出生缺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