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朱小?。褐咝兄迹姓咧?/span>

2016年12月30日 09:52 | 作者:朱小健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2016年6月24日,習(xí)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瘜嵺`證明,‘上海精神’催生了強大凝聚力,激發(fā)了積極的合作意愿,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功發(fā)展的重要思想基礎(chǔ)和指導(dǎo)原則?!?/p>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是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的話,出自學(xué)生記錄其言行的《傳習(xí)錄》。其中學(xué)生陸澄記的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學(xué)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钡@個意思大概王陽明不止一次說過,學(xué)生們也覺得這種觀念很重要,也就不止一次地加以記錄。

知、行是人的兩類基本活動,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兩個重要概念。古人說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始自格物致知?!爸弊钟伞笆浮迸c“口”兩部分組成,矢有疾義,所以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說“知”字的造字之意是“識也,憭于心,故疾于口”,即心中了然明白,嘴里可以很快地說出來?!爸敝溉藢ν獠渴澜绲母凶R所覺,所得越多越深入,具備的能力就越強,“知”也被用來表示智慧?!盾髯印ね踔啤氛f“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這里的“知”是感知義。《論語·陽貨》“好知不好學(xué)”,《莊子·外物》“心徹為知”,其中的“知”都是智義。

“行”在甲骨文里的寫法像個十字路口,本指道路,引申為行走,再表示行為。與知相對的行,指人有意識的動作,泛指各種實踐活動。這種活動是在意識指使下發(fā)生,當(dāng)然也就離不開知。《荀子·儒效》:“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甭劇⒁?、知、行遞進(jìn),這里的知,指的是理解認(rèn)識,行則為知之用?!抖Y記·中庸》:“或生而知之,或?qū)W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虬捕兄?,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睂⒅譃槿?,相對的行亦有三類,含行與知協(xié)的意思。這些都是著眼知行之關(guān)聯(lián)說的。

著眼知行之差異的,《尚書》所說“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可算知易行難說的濫觴。朱熹說:“知行常相須,如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論先后,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边@是知先行后說,同時認(rèn)為行更重要。王陽明則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離?!闭J(rèn)為知行相依不分先后。

古人有真知、常知之辨,程顥說:“真知與常知異。嘗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于眾。若虎能傷人,雖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嘗真知,真知須如田夫乃是?!奔凑嬷杞?jīng)實踐而得形成,有知離不開行的意思。但王陽明說:“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薄胺蛉吮赜杏持模缓笾?,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睆娬{(diào)心性,與程顥有所不同。

王陽明的說法,既有對前人的繼承,也是針對其所處時代而發(fā),飽含竭力救世的情懷。他對知行關(guān)系的闡述有其特色,更可貴的是他畢生追求理想信仰,踐履知行合一,這對后人影響甚大。近代著名教育家陶文濬贊賞知行合一說,于是改名陶知行。后受杜威影響,認(rèn)為做為學(xué)的起點,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再改名為陶行知,主張“即知即傳”。他的觀念與王陽明所說不盡相同,但在重視知行關(guān)聯(lián)互促上是一致的。

(朱小健,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務(wù)副院長,中國訓(xùn)詁學(xué)研究會會長)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朱小健 知者行之始 行者知之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