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多蘭得獎,為什么還哭?

2016年05月25日 09:05 | 作者:Dan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好吧,明白了,多蘭哭了,是因為這次影評人對他新作的評價不高,在場刊《銀幕》十一位英語影評人的打分中,《只是世界盡頭》得分1.4分,排在倒數(shù)第二位。“我只會對我的作品和自我忠誠,而不是評論!”終于知道了他感到委屈,以至于在這么喜極而泣的同時也終于為自己爭了一口氣。

澤維爾·多蘭哭了,這位27歲的加拿大電影奇才在本屆戛納頒獎典禮上淚灑現(xiàn)場。他執(zhí)導(dǎo)的第七部長片《只是世界盡頭》贏得了評委會大獎,這可是僅次于金棕櫚的第二號大獎,可見以喬治·米勒為首的本屆評委會對于這部電影的認(rèn)可。

要知道,和2014年他入圍影片《媽咪》比較起來,他可是從類似于鼓勵獎的評審團獎(Jury Prize)升級到了今年的評審團大獎(Grand Prize),這個獎項是戛納僅次于金棕櫚獎的第二項大獎。甚至評審團中流傳出來的消息說,金棕櫚獎當(dāng)時就是確認(rèn)在《我是布萊克》和《只是世界盡頭》中做最后選擇的。對于27歲的多蘭來說,這又是一次功成名就、成功晉級的大好事??墒牵€是哭了!

在之后的記者會上,他很顯然已經(jīng)回歸到了冷靜狀態(tài),也展現(xiàn)出了和他年齡不太相符的成熟,但是依舊真誠而感性十足。

“我們拍電影給誰看?是給影評人嗎?是給媒體嗎?”

“我的職業(yè)生涯并不長,但是我一直很好奇人們?nèi)绾慰创业淖髌贰R院筮€會這樣。只是我現(xiàn)在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很多人對我的作品缺乏足夠的尊重,對于評審團作出的決定也缺乏足夠的尊重?!?/p>

“我只會對我的作品和自我忠誠,而不是評論!”

終于知道了他感到委屈,以至于在這么喜極而泣的同時也終于為自己爭了一口氣。至于現(xiàn)場那幫記者們的噓聲也停了,而那幫自以為是的影評人也早該歇歇了。

2014年,多蘭帶著《媽咪》第一次入圍主競賽,受到了影評人的熱捧。最后《媽咪》和老爺子戈達(dá)爾的《再見語言》一起分享了“評審團獎”。正是基于多蘭之前的盛名和這幾年成長的速度,本屆戛納他的新片放映時簡直說得上萬人空巷。媒體場的放映竟然因為排隊人的堅持,組委會特意加映了一場。而同樣,即使在22日閉幕的最后加映時,多蘭的《只是世界盡頭》也還是最熱門,排隊人數(shù)最多的電影。

好吧,明白了,多蘭哭了,是因為這次影評人對他新作的評價不高,在場刊《銀幕》十一位英語影評人的打分中,《只是世界盡頭》得分1.4分,排在倒數(shù)第二位?!逗萌R塢報道者》直接質(zhì)疑“不明白多蘭為何把創(chuàng)作激情投入到這部電影中去?”而《綜藝》雜志則毫不留情地稱“《只是世界盡頭》是這次戛納電影節(jié)最令人失望的影片”(這是在西恩·潘的《The Last Face》放映之前說的)。

他感到委屈,而評委會給他的這個獎則是對他最好的回報和肯定!千里馬自有伯樂。他當(dāng)然會喜極而泣了啊。這位自編自導(dǎo)的天才導(dǎo)演在每部作品中都注入了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典型的“母子關(guān)系”的主題和內(nèi)心充滿恐懼和掙扎的人物角色。而他作品的視覺語言特色經(jīng)過幾年的沉淀也越發(fā)變得明顯起來。音樂劇的傾向,慢鏡頭的使用,精準(zhǔn)設(shè)計的畫面,以及對于色彩配樂的偏好。而同樣讓人感受到的還有對于人類感性認(rèn)知的探索。在他的角色世界里,內(nèi)心敏感脆弱是所有角色的共性,而在表達(dá)形式上卻又如此多樣化。

他哭了,和很多中國導(dǎo)演的哭不一樣,這是一種喜極而泣。既是對自己的肯定,是信心的重塑,也是對認(rèn)可他作品的評委會的感激,更是一種毫不掩飾的激動脆弱的流露。和他電影所有的主人公一樣,他,年輕,也任性!

□Dan(影評人)


編輯:劉文俊

關(guān)鍵詞:多蘭得獎 多蘭哭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