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我國首部慈善法亮點頻現(xiàn)
挪用善款、騙捐詐捐……近年來,慈善領域的不規(guī)范行為引發(fā)社會熱議。近日,自2005年民政部提出立法建議至今、歷經11年民主立法、公開立法之路的慈善法草案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亮點頻現(xiàn)。該法自今年9月1日起實施。
騙捐詐捐將被追責
近年來,不時被曝出的騙捐、詐捐事件,屢屢消費著社會大眾的善意和信任。因為沒有相關法規(guī)追責,許多騙捐者、詐捐者都能全身而退。該法對此予以規(guī)范明確,騙捐詐捐將被要求返還財產,甚至追責。
該法規(guī)定,捐贈人應當按照捐贈協(xié)議履行捐贈義務。捐贈人違反捐贈協(xié)議逾期未交付捐贈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慈善組織和其他接受捐贈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贈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組織和其他接受捐贈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或者提起訴訟,具體情形包括“捐贈人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lián)網等方式公開承諾捐贈的”。
信息公開權責明確
慈善信息不透明近年來廣受詬病。對此,該法規(guī)定,慈善組織的財產應當全部用于慈善目的,不得在發(fā)起人、捐贈人以及慈善組織成員中分配。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財產。慈善組織應當每年向社會公開其年度工作報告,包括募捐和接受捐贈情況、慈善財產的管理使用情況、開展慈善項目情況,以及慈善組織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情況。
激活慈善信托模式
另外一個亮點是慈善法專設了第五章“慈善信托”。簡單來講,慈善信托可理解為一種“將慈善財產委托給專業(yè)機構管理支配、保值增值,從而使更多資金注入慈善事業(yè)”的公益模式。
因此,慈善信托或者說公益信托,只是面向那些一心為了慈善事業(yè)的人士。通過信托,可以讓慈善人士更為省心、有效地運用資產、投身慈善,有利于激活愛心人士的熱情。
行政派捐將被禁
《慈善法》明確規(guī)定“開展募捐活動,不得攤派或者變向攤派,不得妨礙公共秩序、企業(yè)生產及人民生活”,“向單位或者個人攤派或者變向攤派”將責令改正或處分罰款。
規(guī)范個人求助募款
此前全國人大常委會一審、二審時、有人認為,草案封堵了個人求助的通道。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秘書處法案組副組長闞珂對此表示,這種說法不準確。法律沒有禁止個人求助行為。 “本人、家庭成員、近親家屬遇到了困難,向社會募集錢物解燃眉之急,草案對此并不禁止?!背藗€人救助,個人募捐也引發(fā)了熱烈的討論。慈善法草案一審稿禁止個人募捐。而二審時,這一禁止性規(guī)定刪除了。闞珂表示,由于個人募集善款難以監(jiān)督、對于那種個人不是為自己求助,而是給別人籌款籌物的募捐行為哦,草案引導個人跟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對于此前有媒體對新聞報道中的當事人發(fā)起募捐的行為,闞珂表示,媒體報道某人生病、某個家庭陷入了困境,我覺得是可以的。但發(fā)起募捐或代為發(fā)起募捐,都不可以。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慈善法 募捐 捐贈 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