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海淀拼娃”也是規(guī)則下的選擇

2016年03月21日 14:10 | 作者:司馬童 | 來源:光明網(wǎng)
分享到: 

這幾天,《北京的無奈:海淀區(qū)拼娃是怎么拼的》一文刷屏,引來紛紜熱議。文中那位家長提到,自從由北京朝陽區(qū)搬到海淀區(qū)以后,家里剛上小學的兒子每周要上30多個小時的課外班,除了鋼琴、圍棋、國際象棋、足球等興趣班以外,還包括三個機構的5次奧數(shù)課,三個機構的5次英語課,以及三個機構的3次語文課。更讓人意外的是,這些課外班都是孩子主動要求報名,即使再累也不肯放棄。(3月20日新浪教育)

“海淀拼娃”顯然也不是想拼就拼。在坊間看來,由于背靠眾多的國內(nèi)一流師資為“樹蔭”,這里的課外培訓就不被視作是普通尋常的填鴨式教育,而成為許多家長眼中確能有效激發(fā)和提升孩子學習愿望的素質(zhì)化課程。所以,正如家長所言,一年下來,一個娃兒的課外班費用,幾乎已與出國留學不相上下,但趨之若鶩者仍在不斷增加。

事實上,“海淀拼娃”絕非偶然。但凡了解些北京市教育情況者都清楚,海淀區(qū)儼然已被“譽”為該市的“應試教育基地”,激烈的學習競爭壓力聞名已久。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成長成才,拼命擠進海淀的學校,在海淀參加各種培訓班,也可說是一種“風氣之下”的主動選擇。而且,由于這種“補課文化”的獨到魅力,不少孩子本人也有這樣的要求,以至于家長稍有遲疑,倒還被孩子向長輩“告狀”,稱爸爸媽媽不想花錢讓其多學了。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對于“海淀拼娃”,不明就里者難免會感到匪夷所思:孩子上課外班并不奇怪,但這種“血腥”的上法,是否太顯夸張,并問這只是個案還是普遍情況?然而,有此疑問者假如明白了海淀生源長期以來的獨霸“高分舞臺”和“名校錄取榜首”,估計就會更加真切的領悟出“吃得苦中苦”的現(xiàn)實蘊意了。

憑著成才實績和指數(shù),有人認為,“海淀拼娃”其實是成本最低的一條路;但也不乏憂心如焚的聲音,換若“拼”錯了方向,小心未來一代成為“人工智能”的弱人類。眾議紛紛中,筆者還是傾向于這樣的說法:在教育理念上或許難有唯一正確的模式,無論應試教育還是素質(zhì)教育,其最終的形式,也可能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充分滲入與糅合。

因此,教育的競爭,其實是一種必然現(xiàn)象。至于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拼娃教育”,無非是競爭壓力提前到小學、甚至學前階段罷了。畢竟,在高考時這些一線城市學生的錄取比例是高的,而其他城市的競爭壓力,則更多體現(xiàn)在了高考選拔的時候。只要有人在,競爭就在;只要有考試在,應試也就存在。那么,像海淀區(qū)這樣,既然家長和學生自身有強烈的訴求,則其承受繁重的學習壓力和白熱化的競爭,也是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而不必諉過于其他。

關于教育,關于成才,有一句點醒無數(shù)家長的話這么說:孩子是你的,憑什么把責任都推給老師?是的,一個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老師只是客觀因素,最重要的還是學生自己。而“學生自己”之間的差距,歸根結底往往是父母之間的差距。從這個意義上說,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和教育機制,的確可能還存在一些問題或弊端,但如果如果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大環(huán)境,恐怕也是一種矯情。

無疑,人口眾多是現(xiàn)階段中國教育的最大國情。因為僧多粥少,因為名校有限,作為孩子的家長,就更懂得要在國情和規(guī)則許可的條件下,想能出人頭地,只有努力適應更加強烈的“叢林法則”,去搶到為數(shù)不多的“好椅子”。那么,海淀區(qū)敢于打響“應試教育基地”的牌子,或者說海淀家長們專注投入于“拼娃大戰(zhàn)”,盡管未必是最合適的選擇,但通過這種主動合理的自我選擇,何嘗又不是期待著“應試難題”的早日化解呢?(司馬童)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海淀拼娃”孩子課外培訓 填鴨式教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