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郁達夫善待失意

2016年02月18日 11:06 | 作者:段慧群 | 來源:人民政協(xié)網(wǎng)
分享到: 

郁達夫18歲時作為官費生到東京一高預備班學習,同班的有成仿吾、郭沫若。他們一年后入高中,三年后入大學。


郁達夫

郁達夫


據(jù)鐘敬文《憶達夫先生》、郭沫若《論郁達夫》記載,1918年,郁達夫在東京帝國大學學習。留學深造、學業(yè)有成、回歸祖國的夢想遭遇的現(xiàn)實是:并非想學什么專業(yè)就能學什么專業(yè)。郁達夫先后從醫(yī)科部轉(zhuǎn)到法學部,最后到經(jīng)濟學部。除了應付一年一度的考試之外,他大部分時間都在閱讀歐美小說。


時光飛逝,1920年,成仿吾在東京帝國大學造兵科已學習了三年,他不想?yún)⒓赢厴I(yè)考試,在4月1日要提前回國;郭沫若也因為聽覺的缺陷,又覺得醫(yī)學非??菰铮瑳Q心和成仿吾同路。


求學的失意擊醒了郁達夫,他最重要的閱讀計劃還未完成呢。每次到帝大圖書館,他是從書架上的第一欄第一本到第幾本整批借出來的??赐旰?,又從前回終止的地方開始往下整批借下去。就這樣,他對于小說知識的廣博達到了相當?shù)木辰纭?/p>


1921年,通過書信往來,郁達夫和郭沫若、成仿吾、張資平、鄭伯奇組創(chuàng)了文學團體“創(chuàng)造社”。當郁達夫的小說《沉淪》給他奠定了文壇的地位時,他在帝大的閱讀還在繼續(xù),一直到1922年他獲得經(jīng)濟學學位回國。


善待失意需要智慧,更需要跳出自己,同時回歸本身的能力。(段慧群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郁達夫 善待失意 智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