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鄧學龍:陪伴是最好的孝心
2月4日上午,四川省南充市委、市政府召開第一屆“十大孝星”表彰大會,市委書記李仲彬說,全社會都要孝老、尊老、敬老,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帶好頭,真正把行孝、盡孝、尊老、敬老的好風氣樹起來、弘揚起來,讓孝老、尊老、敬老蔚然成風。
那天表彰的“十大孝星”中,儀隴縣一個13歲的小姑娘蔡菊英讓我很感動:因為家庭變故,她小小年紀就過早承擔起成年人的責任,照顧長年臥病在床的父親,而且堅持了好幾年。這讓我想起了另外一番情景,有的家里“小公主、小皇帝”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雖然現(xiàn)在的父母都很重視子女教育,但恐怕不少人未必明白:拆開“教”字,就是要先有“孝”再學“文”。
在老齡化社會,有多少蹣跚身影黃昏獨行?有多少空巢老人獨影對孤燈?長夜漫漫,盼旭日東升;日影西斜,怕折回家門?,F(xiàn)代社會,老人缺少的不是物質,不是金錢,而是陪伴。不要讓等待成為遺憾,“子欲養(yǎng),趁親在”。不要嫌父母絮叨,耳旁有父母的絮叨是兒女的福氣;不要叫工作繁忙,其實每年假日不少。
心里有父母,有一種閑叫忙里偷閑;心中無爹娘,有一種忙叫瞎忙。每逢春節(jié),孩子長大一歲,而爸爸媽媽則如灶房里的刨火棒———一年比一年短。想起這些令我暗自神傷。算起來,我12歲從村小考入鎮(zhèn)上讀初中起,就離開了父母。后來,回鄉(xiāng)務農和他們朝夕相處兩年半,而那期間,家境貧困、農活繁重,我又處于青春叛逆期,沒少與他們拌嘴……再后來,我又離開他們投身藍色軍營,我倒灑脫了,卻留給他們干不完的農活、數(shù)不盡的牽掛。其實我那時也深知“父母在不遠游”的古訓,所以在遠走參軍和留家務農之間抉擇很痛苦。我在軍營14年,父母怕我不安心,從不對我說家里缺勞力、缺錢等困難。雖然他們都是不識字的農民,但是他們非常理解我從小對文學的熱愛,正因為有他們的理解、寬容和支持,我才一路堅持下來。
前不久,我接爸媽到我這住,每當我給兒子洗澡的時候,我就想起我小時候爸媽給我洗澡的情景。我陪爸媽理發(fā)、逛街,給爸爸搓背……愛妻給他們選購新年衣服,陪他們散步爬山,和他們拉家常,回憶我童年時的趣事……
孝敬父母千萬不能等啊!關鍵是看有沒有那份心。有時一個平常的電話,一句溫暖的問候,一起吃頓飯……對父母來說,他們就很滿足了。在農村,還有很多空巢老人、孤寡老人,這些老人更需要我們的關心,更需要我們的溫暖,更需要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獻出關愛之心。我們在愛自己父母的同時,也要在全社會尊老、敬老。
(作者系四川南充市政協(xié)委員)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鄧學龍 陪伴 孝心 十大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