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原標題:調查:溫州人僅23%盼過年 最怕被問“賺多少錢”
春節(jié)心態(tài)調查
春節(jié)臨近 溫州人過年最怕被問的問題是:賺多少錢
春節(jié)將至,有人期待,也有人“憂心”,擔心被家長催婚或紅包不夠發(fā)。昨天,溫都全媒體進行猴年春節(jié)心態(tài)調查,共138人參與調查,其中回答“過年怕被問到收入”的人最多,有78人。
調查樣本:138人:溫州人占8成,新溫州人占2成;男性63人,女性75人,以18歲到50歲的人群為主。
兩成受訪者期盼過春節(jié)
在參與調查的人群中,87.7%的人認為有必要過春節(jié),最大原因在于春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需要傳承。但期盼過春節(jié)的人卻并不多,只有23.9%,主要因為很多人覺得年味越來越淡、過年花費太大也太奔波。
溫州市民俗協(xié)會會長金文平說,“年味變淡”只是說很多人覺得現(xiàn)在過春節(jié),沒有小時候過節(jié)那么熱鬧。以前每到過年時,大家提前殺雞殺魚,互相串門拜年,一片熱氣騰騰的年味,現(xiàn)在就是吃個飯,少了很多“禮數(shù)”簡單了。但唯一不變的是大家對“年夜飯”仍然很看重。前幾年,很多人喜歡春節(jié)舉家出游,但這幾年,很多人又愿意選擇在家過春節(jié),因為相比其他節(jié)日,春節(jié)是家人團聚最好的日子。
受訪者最怕被問“收入多少”
“你收入多少?”、“你有對象了嗎?”、“你買房買車了嗎?”、“你怎么又變胖了?”這是受訪者過年最怕別人問的,其中收入問題成“四怕”之最。
“因為我收入不高,一個月就兩三千元,有的人聽了會說‘這么辛苦怎么這么少’,讓人很尷尬?!痹谑袇^(qū)一外貿企業(yè)上班的小王說。
溫州醫(yī)科大學心理學教授何金彩說,這些問題大多涉及個人隱私,但是大多數(shù)問的人并非出于惡意,只是社交時的習慣性提問。被問者完全可以“迂回”回答,如收入問題可采用定性方式回答:“夠用啦”、“還不錯”、“還需繼續(xù)努力”等?;蛘咭部梢圆捎糜哪绞奖磉_,如身材問題就可回答“生活滋潤嘛”,“衣服有膨脹感”等。提醒千萬不要生氣甚至惡語相向,過年過節(jié)和和氣氣才好。
四成受訪者糾結“在家還是出游”
受訪者遇到春節(jié)最糾結的難題是“到底在家過還是出游”,占了四成多。
新溫州人李女士說,她是山西人,老公是麗水人,他們都在溫州工作。每年春節(jié),老公都希望回麗水,她想回山西陪父母或出游??衫瞎傉f:“過年就是團聚的日子,出游什么時候都可以,回娘家你可以暑假帶孩子回?!?/p>
不過猴年春節(jié),李女士要如愿了,因為要參加高中同學會,老公只好讓她回娘家,她也可趁機旅游一下。
七成認為給孩子紅包應在500元以內
82. 6%的受訪者過年要花5000元以上,其中47.8%的人過年要花5001元至15000元,還有9.4%的人過年要花3萬元以上。其中,37%的受訪者覺得紅包最燒錢,擺酒、送禮分別居于花銷榜第二、三名。72.4%的受訪者認為給孩子的紅包應該在500元以內。
近兩年,微信儼然已成為過年“利器”,36.2%的受訪者表示過年會選擇微信發(fā)紅包。一鞋企工作的楊先生說:“同事微信群前天就已經開始發(fā)紅包拜年了。”
編輯:王瀝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