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民革貴陽市委建議:讓外地農民工隨遷子女享受“營養(yǎng)午餐”

2016年01月20日 10:11 | 作者:駱明 陳雷 | 來源:貴陽日報
分享到: 

1月18日,民革貴陽市委向貴陽市政協(xié)十一屆五次會議提交了《關于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階段“營養(yǎng)午餐”的建議》的集體提案。

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涌入貴陽。來自市教育局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35歲以上的農民工,其子女在義務教育階段有65%隨遷;35歲以下的農民工大多將小學階段的孩子安排在老家讀書,到中學階段再隨遷進城。目前,貴陽市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農民工隨遷子女達到20萬人,其中75%在民辦中小學讀書。

2011年至今,民革貴陽市委連續(xù)5年在21所農民工學校開展“同心助學”活動?!霸趲头鲞^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來自農村的孩子,并沒有享受到國家的‘營養(yǎng)午餐’?!泵窀镔F陽市委參政議政社會服務部部長耿要停說。

此次提交的提案指出,2011年10月26日,國務院決定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中央每年撥款160多億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標準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yǎng)膳食補助。而在貴陽市民辦學校就讀的農民工子女,因為隨父母進城,離開了生源地,目前還無法享受這項政策。

民革貴陽市委建議,各民辦學校應統(tǒng)計造冊,列明非本地生源的學生數(shù)量,并報主管教育部門;市級教育主管部門應對全市所有民辦學校的義務教育階段農民工子女進行匯總,詳細掌握省外、省內、市外、市內生源地的農民工子女數(shù)量;市政府根據(jù)實際情況,與相關生源地政府聯(lián)系,將相應資金劃轉到貴陽市,由市級教育部門根據(jù)情況分配到各民辦學校。

“幾年前就開始思考這件事情。通過前期大量的調研走訪和問卷調查,我們認為這個建議是可行的。”耿要停說。

本報記者 駱明 陳雷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民革 貴陽市委 外地農民工隨遷子女 營養(yǎng)午餐

更多

更多

<u id="hvmww"></u>

<td id="hvmww"><table id="hvmww"><acronym id="hvmww"></acronym></table></td>
<thead id="hvmww"></t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