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拍場配角逆襲 名人信札大漲

2015年12月14日 13:42 | 作者:方棟巷 | 來源:理財周刊
分享到: 

在這幾年的拍賣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拍賣行開始對于名人信札以及手稿進行市場拓展,并推出了一系列的專場,隨著國內名人信札的價格越來越高,不少人開始關注海外名人信札。


2015秋拍“暢懷——歷代書法夜場”中,備受關注的“魯迅贈給日本友人清水安三的書法作品”,估價80萬至100萬元,成交價超過了300萬元。這件拍品源自周氏兄弟故人、日本教育家清水安三的后人。在近年來的拍賣會上,不少名家信札都是來自于他們的朋友圈。


手稿信札具有唯一性


鐘泰,一位幾乎被當今學術界遺忘的學者,在傳統(tǒng)文化面臨分崩離析之危的年代,他以不趨時流,立足傳統(tǒng),力摒空疏,見識獨到的治學風格,憑借淵博的知識和超然的見地作為安身立命的根基,從而獲得了眾多學界中人的高度認可。在今年朵云軒秋拍中,鐘泰友朋信札,就向我們展示了他與同道和社會名人的密切交往,從這些交往中,也可讓我們探尋到學術界眾多鮮為人知的內幕。


這批信札,總數(shù)多達330余通,時間跨度從上世紀2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涵蓋了20世紀的大半。通信人則多達一百余位。其中,不僅有馬一浮、王瀣、熊十力、柳詒征、呂思勉、錢基博、夏承燾等一批名聞遐邇的大師,也不乏如李宗仁、陳銘樞、江彤侯、江朝宗、林志鈞、王伯群、蔡元湛、尹石公、徐養(yǎng)秋、岑學呂等耳熟能詳?shù)拿駠?。至于在文史、經濟、建筑、醫(yī)學等領域學有專長,術有專攻的名家權威,更是多達數(shù)十位,如馬宗霍、王煥鑣、陸淵雷、任銘善、鐘道銘、吳恩裕、賀昌群、蘇淵雷、吳壽彭、蔣禮鴻、陳從周、王蘇宇等等。他們或是鐘泰在學業(yè)上的長輩,或是鐘泰的同窗好友,更多的,則是曾經師從鐘泰的門生弟子。


鐘泰(1888~1979),字讱齋,號鐘山,別號待庵。江蘇南京人。早年師從太谷學派傳人黃葆年,就讀于江南格致書院。留學日本,畢業(yè)后受李瑞清邀,任兩江師范學堂日文譯教。辛亥時入皖督柏文蔚幕,曾出任廣東博羅縣長。1924年起先后任之江大學國學系教授、系主任,湖南藍田國立師范學院教授,大夏大學文學院長兼中文系主任。1944年入蜀,與熊十力并任書院主講兼協(xié)纂。1948年到上海,任光華大學教授,新中國成立后轉為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同時受聘為上海文史館館員。1962年應長春東北文史研究所禮聘前往講學兩年,1979年以91歲高齡病逝。


“我們現(xiàn)在對近代學術史的研究,我認為還是比較粗,主要集中在幾個大家身上,但是構成學術界的整個群體的人,都搞不清楚的。所以這批信札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完全不亞于去年朵云軒康有為的那批信札,而且康有為證實的都是一些已經確定的事情,而這批信札揭露了很多未知的事情,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批信札更有價值。”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承載表示。


從收藏角度來說,這批信札中的文人書法各具面貌,體系較為完善,是集書法大成的卓越體現(xiàn)。用的箋紙也很有特色,可以看到幾十種不同類型的信札,對于喜愛收藏信箋的人來說,也是可玩可賞的。在這一大批民國文人書信中,其中有朵云軒早期饾版套色畫箋十一紙,箋圖凡八款,分別出自《花卉鱗介畫箋》、《金石角花箋》和《劭農畫箋》,或妍美,或古雅,幅幅神采,妍妙輝光。六七百紙的信札,箋紙品類非常豐富,極具時代特色。


“朋友圈”內涵豐富


在今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上,手稿繼續(xù)展現(xiàn)著其“黑馬”的形象,特別是在那個沒有微信的時代,如何了解名人“朋友圈”中的故事,手稿無疑是最好的研究對象。在今年嘉德春拍上,一組“胡適、朱自清、豐子愷等簽名本”最終以將近估價8倍的101.2萬元的價格成交。而朵云軒推出的胡適等民國名人未刊信札,則將掀起新一輪的手稿收藏熱。


此次拍賣的這批信札內容有“胡適手札”、“譚澤闿家書”和“致賀國光信札”三個部分,其中最受市場關注的還是“胡適手札”。在上海文史館副館長沈飛德看來,其中青年胡適題贈其族叔胡近仁的兩張照片最有看頭。


沈館長表示,族叔胡近仁是胡適的“忘年友”、“少時老友”。雖說他倆是兩代人,但兩人關系密切,感情深摯,無論胡適在上海讀書,還是后來赴美留學,一直書信往來,互通信息,交流感情,探討學問。其中一張照片后胡適所題“十七歲生日攝影”,推斷其為目前所見胡適最早的單人照片,攝于1907或1908年。另外一張背面題有贈胡近仁小詩,胡適后來自稱“幾作怨望之詞矣” 。這批信件對學界研究胡適的文學觀、學術思想和人生觀也深具價值。


從最終的拍賣情況來看,“彭城珍藏近代名人信札專場”4個標的也全部成交,其中被學界認為啟“文學革命”先聲的一封胡適23頁書信以210萬元高價落槌。


由于在中國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胡適手稿在近年來的拍賣市場上屢創(chuàng)佳績。市場人士謝曉冬表示:“信札市場的行情走向遵循兩條規(guī)律。第一是名人效應,越是影響力大的人,他們的墨跡就會受到更多的追捧。第二是名作效應,如果這通信札記錄了重要的歷史事件,或者是在某一特定的場合、具有特定的意義,那么這件作品就會有特別的價值?!?/p>


名家手稿牛氣十足


2013年,對于名人信札以及手稿的拍賣市場來說,應該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不僅是因為在這一年中,高價拍品貫穿于春拍和秋拍:像在中國嘉德春拍中,魯迅《古小說鉤沈》手稿,估價60萬至65萬元,成交價為690萬元;在中國嘉德的秋拍中魯迅先生于1934年6月8日致陶亢德的一封信,在中國嘉德秋拍中,估價180萬至220萬元,成交價則達到了655.5萬元。


相比書法、繪畫,信札和手稿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只能算是藝術品市場上的“配角”,不要說是突破千萬高價,就連百萬也只能算是稀罕的珍品了。甚至一些拍賣行為了將信札和手稿賣出好價錢,將其放入書畫專場中,將其作為是另外一種的名人墨寶。但真正讓公眾看到其巨大價值的,還應該算是在2009年的拍賣市場上,是陳獨秀等致胡適的13通27頁信札成交價達到544.4萬元。隨后,國家文物局啟動了優(yōu)先收購權,將這批信札買下。這個舉措堪稱一個里程碑的舉措,并使得更多市場人士從單一關注名人書畫,轉而對于信札和手稿有了更大的興趣。


在這幾年的拍賣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拍賣行開始對于名人信札以及手稿進行市場拓展,并推出了一系列的專場,隨著國內名人信札的價格越來越高,不少人開始關注海外名人信札。像今年的拍賣會上,諸如拿破侖、大仲馬等名家信札紛紛露面,并以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價格成交。在中國嘉德2013春拍上,一封拿破侖的親筆信拍出了304.75萬元人民幣的高價,同時拍出的還有德國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勞斯的樂譜手稿、奧黛麗?赫本的親筆簽名照片等。


對于藏家來說,信札的來源是鑒別真?zhèn)蔚闹匾蛩?,如果是收藏大家的藏品,或者出自作者與出版社相互往來的信函并附有簽發(fā)單,或是文化機構處理的文牘,或出自文化名人晚輩之手,則來源較可靠,可信度較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造假者往往也是看重了這一點,往往會偽造一些“附件”,或者說一點故事,讓贗品看上去更像是真的,這也是造假的一個新趨勢。另外,要小心代筆。有些信札并非是本人所寫,而由他人代筆,后由本人簽名或者蓋章。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拍場 名人信札 手稿 信札 收藏 拍賣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