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秋季養(yǎng)生拍手歌 輕松學養(yǎng)生之道
你拍六,我拍六,喝茶之前嗅一嗅
秋季晝夜溫差大,當注意預防感冒,喜歡喝茶的朋友不妨在喝之前先用鼻子嗅一嗅。江蘇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外治法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鈕曉紅解釋說,熱茶的蒸氣經過鼻腔黏膜進入呼吸道,會刺激“沿途”的毛細血管擴張,從而緩解鼻塞、咽喉腫痛等癥狀,并起到濕潤的作用,對于鼻腔干燥、干咳的感冒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綠茶本身也有清熱消炎的作用,聞一聞綠茶的熱蒸氣同樣有效果。
你拍七,我拍七,閑暇投擲紙飛機
很多上班族每天面對干不完的工作,常常是只有招架之功,而無放松之閑。去健身房或者旅游固然是放松身心的好辦法,但迫于工作和生活的繁忙而不容易實現(xiàn)。其實,秋季上班族的健身方法也可以很簡單,比如玩玩童年游戲擲紙飛機。最簡單的紙飛機折疊方法只需要6步就可以完成,投擲的過程中,肩部肌肉能夠得到充分舒展,進而有效預防肩周炎。
你拍八,我拍八,滋陰穴位勤揉擦
秋季人們容易上火。除了多飲水、戒煙酒、膳食調理、規(guī)律作息以外,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推拿科副主任中醫(yī)師戴奇斌提醒您,揉擦兩個滋陰的穴位也有助于降火。
第一個是照海穴。此穴位于足內踝尖下方的凹陷處。照,意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顧名思義,是指腎經的水在此處大量蒸發(fā),按揉照海穴可激發(fā)腎臟陽氣,促進體內水液的蒸騰氣化,向上滋養(yǎng)口唇,緩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陰虛火旺引起的上火癥狀。按揉時感到穴位處有酸、麻、脹感就可以了,按壓5~10分鐘即可。
第二個是涌泉穴。此穴位于前腳掌“人”字溝的凹陷處?!饵S帝內經》指出“腎出于涌泉”,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全身四肢各處。按揉該穴可緩解上火癥狀。用較強的力度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各按摩一次效果最好。
你拍九,我拍九,圓規(guī)運動扭一扭
秋季是鍛煉身體的好時機,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中醫(yī)師王東旭教您一套“圓規(guī)運動”法,讓您從頭練到腳。
仙鶴點水強頸椎。頸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和韌帶增生的人們,平時不妨練習“仙鶴點水功”。做法:肩膀以下保持不動,用下頜帶動頸部,面朝身體的正前方,由上往下畫圓。每組做24或36下,每天做數組,可緩解頸椎病、落枕。練習時動作不要太快,一般七八秒畫一個圓。如有不適或頭暈,提示可能已經形成頸椎病,嚴重的要及時就診。
空轉呼啦圈健腰椎。不少老年人都有腰背酸痛的問題,此時可嘗試“空轉呼啦圈”法來緩解。做法: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或互握舉過頭頂。先將腰向左側頂出,然后依次向前、右、后順時針轉圈,想象腰部有一只呼啦圈。整個過程要慢,雙肩動作不要太大,順逆時針各轉30圈。不僅有利于腰椎關節(jié)的靈活性,還可以促進胃腸蠕動與消化液的分泌,緩解便秘和消化不良。
劃腿運動益下肢。骨質疏松、下肢肌力萎縮、關節(jié)活動受限會導致身體的平衡性、協(xié)調性和承載力下降,老人稍不留神就容易跌倒。平時宜多做劃腿運動。做法:手扶椅背或樹干,右腿固定不動,左腿抬起一定角度(以身體能保持平衡為宜)在空中畫一個圓,然后還原至直立狀態(tài),兩腿交替做,早晚各五六次。這有利于下肢肌肉與關節(jié)的保健,促進下肢氣血運行,防止摔倒。
你拍十,我拍十,早睡早起別太遲
中醫(yī)認為,人體的生理活動要適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根據“秋冬養(yǎng)陰”的原則,秋季養(yǎng)生必須注意保養(yǎng)內守之陰氣,起居、飲食、精神、運動等方面的調理都不能離開“養(yǎng)收”二字?!饵S帝內經》中說:“秋三月,此謂容平……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可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yǎng)收精氣;早起,可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從而達到養(yǎng)陰的目的。▲(生命時報駐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特約記者 楊 璞)
編輯:趙彥
關鍵詞:秋季養(yǎng)生 拍手歌 養(yǎng)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