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語言的力量——學習習近平同志的講話藝術(shù)

2015年01月22日 09:41 | 作者:張寶川 | 來源:人民政協(xié)網(wǎng)-人民政協(xié)報
分享到: 

  【閱讀提示】古人講:“一言興邦一言喪邦”,把立言與立德、立功并列為人生三不朽??墒遣恢獜氖裁磿r候開始,我們這個產(chǎn)生了唐詩宋詞兩漢文章偉大民族的語言、特別是官方語言卻變得平庸乏味,假話、空話、套話滿天飛,充斥著我們的會議、講話、文件、媒體,聽起來讀起來令人味同嚼蠟、昏昏欲睡、萎靡不振。

s0102082328

 

  從2015年新年上班的第一天開始,同事之間打招呼,紛紛用上了兩個新詞——“蠻拼”、“點贊”。因為,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年一度的新年賀詞中引用它們來“點贊”了“蠻拼”的全國干部群眾。

  與此同時,一本解析習近平同志講話藝術(shù)的書《平易近人》在網(wǎng)上、各大書店熱銷,出版不到兩月已再版4次,銷售20萬冊。

  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個性鮮明的語言風格令全國乃至全世界耳目一新。

  在和群眾對話之時,在向干部講話之時,在和外賓交談之時,習近平同志講話,或文或白,或雅或俗,或莊或諧,無不具有醍醐灌頂、直指人心的力量。

  古人講:“一言興邦一言喪邦”,把立言與立德、立功并列為人生三不朽??墒遣恢獜氖裁磿r候開始,我們這個產(chǎn)生了唐詩宋詞兩漢文章偉大民族的語言、特別是官方語言卻變得平庸乏味,假話、空話、套話滿天飛,充斥著我們的會議、講話、文件、媒體,聽起來讀起來令人味同嚼蠟、昏昏欲睡、萎靡不振。

  十八大以來,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勵精圖治,改革涉險灘,反腐敢碰硬,人們在深切地感受黨中央治黨治國治軍的大手筆大氣魄的同時,也發(fā)現(xiàn)新的中央領導集體轉(zhuǎn)變作風正是以這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開始的??倳浀拿看沃v話,都讓人民傾心傾聽。“習式語言”風靡全國。人們似乎久違那接地氣有力量的“領導講話”了。

  一是實。一般來說,說話講道理有三個層次,最難的是深入淺出;比較容易做到的是深入深出;最一般的是淺入淺出。習總書記善于用質(zhì)樸的大實話、大白話來表達黨的方針、政策,一句話,“接地氣”。談到反腐時,一句“老虎”、“蒼蠅”一起打,點明工作的著力點。部署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一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通俗易懂地講明了總要求。此類語言,不勝枚舉。

  二是新。說話做文章、講道理,歸根結(jié)底是一種創(chuàng)新活動,要見人所未見,言人所未言。重復別人的話,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習總書記的話充滿新意。他提出,“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以每個人天天都在做的小事,來警醒青年朋友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他強調(diào),“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權(quán)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選舉時有投票的權(quán)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續(xù)參與的權(quán)利;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選舉的權(quán)利,也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的權(quán)利”,科學地闡明了民主的本質(zhì),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優(yōu)勢。這種話語,比比皆是。

  三是文??鬃釉唬?ldquo;言而無文,行之不遠”。說話作文,質(zhì)與文,俗與雅,不是絕然對立的。要分場合,分對象,就像一代偉大的政治家和文章大家的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所說,要“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我們既能看到老百姓的家常話,也能聽到典雅文氣的詩句文語,如,用老子的話“治大國若烹小鮮”來表明治國理政的謹慎態(tài)度,用“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來告誡領導干部要心存敬畏之心,用“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來提醒廣大干部加強學習。而他的那首懷念焦裕祿的念奴嬌詞:“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更是以其胸襟情懷文氣,為人們所廣為傳誦。

  文風問題是一個執(zhí)政黨作風的重要方面。70年前,延安整風時,毛澤東就把反對黨八股作為整風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新時期以來,文風和黨風社會風氣也出現(xiàn)了不良的傾向。還在擔任十七屆中央常委、中央黨校校長的時候,他就在中央黨校2010年春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嚴肅地指出,“不良文風蔓延開來,不僅損害講話者、為文者自身形象,也降低黨的威信,導致干部脫離群眾,群眾疏遠干部,使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在群眾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親和力。”2012年末,剛剛履新的中央領導集體頒布了“八項規(guī)定”。其中對文風的要求頗為醒目:“要精簡文件簡報,切實改進文風”。

  習總書記身體力行,帶頭以改變文風為抓手來推動黨風的轉(zhuǎn)變。

  習總書記的講話風格來源于他強烈的問題意識。作為一個政治家,一個人民公仆,要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容不得半點假的,來不得半點虛的。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則體現(xiàn)了強烈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因此,他才能說出“敢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踏石留印,抓鐵有痕”這樣見棱見角、擲地有聲的話;因此,他才當著來自APEC客人面前也不回避矛盾,直言“也有人說,現(xiàn)在北京的藍天是APEC藍,美好而短暫,過了這一陣就沒了,我希望并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APEC藍能夠保持下去”;因此,他才針對黨內(nèi)反腐形勢的嚴峻直言“不是沒有掂量過”同時又斬釘截鐵,“但我們認準了黨的宗旨使命,認準了人民的期待。”

  習總書記的講話風格來源于他堅定不移的自信。十八大報告里有一句著名的話,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自信,是新的中央領導集體鮮明的執(zhí)政個性。言為心聲,由于自信,在回答中國走什么道路的時候就顯現(xiàn)出毫不動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由于自信,在面對經(jīng)濟新常態(tài)的時候就顯得從容淡定:“以目前確定的戰(zhàn)略和所擁有的政策儲備,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由于自信,在應對外部挑戰(zhàn)時就顯出了戰(zhàn)略定力:“我們要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quán)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就個人經(jīng)歷而言,習近平同志當過知青,當過縣委書記,來自人民,熟悉基層,他懂得百姓的語言,了解基層的情況,他可以盤腿坐在老百姓的炕頭嘮家常,可以和熟悉網(wǎng)絡語言的小青年對話,所有這些都為他的自信增加了底氣。

  習總書記的講話風格來源于他的深厚學養(yǎng)。十八大以來,他多次向媒體公開自己的閱讀書單,這其中包括歷史典籍、文學名著、當代文學及佛學傳記等,涵蓋古今中外的名著經(jīng)典。他在有眾多文藝文化大家參加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侃侃而談:他很喜歡俄羅斯作家肖洛霍夫,說《靜靜的頓河》對大時代的變革、人性的反映非常深刻。這些話語見解深刻獨到,毫不外行。而他在講話中信手拈來地引用中國古典歷史文學作品中的格言警句,則顯示出他深厚的國學功底。作為一個大國大黨的領導人,一言一行,代表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形象,要能夠體現(xiàn)時代的精神,體現(xiàn)本民族的深厚的文化底蘊,體現(xiàn)出宏大的世界眼光。這一點,習總書記是當之無愧的。所有這些才鑄就他的獨特語言風格。

  “靈風生太漠,習習吹人襟”,清風所至,人們發(fā)現(xiàn),報紙、電視上那些飄在空中的話少了,接地氣的大實話、掏心窩的普通話多了;清風所至,也把各級干部從空中吹到了地下,酒桌上的應酬少了,與廣大群眾“三同”的干部也多了起來。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習近平講話藝術(shù) 語言的力量 平易近人 一言興邦 蠻拼 點贊

更多

更多